胃肠功能治疗仪
胃肠功能性疾病在消化道疾病中为常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胃轻瘫综合征是指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其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胀、恶心、早饱、发作性干呕、呕吐以及体重下降等,而且有关检查会发现上消化道或者上腹部有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胃轻瘫多发生于年轻女性,临床上以慢性胃轻瘫多见,症状持续和反复发作,长达数月甚至10余年,原发性的胃轻瘫病因不清楚。
继发性胃轻瘫的病因常见于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胃部手术、迷走神经切断术,以及感染、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对于胃轻瘫的治疗,首先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控制血糖、治疗结缔组织疾病、控制感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再就是可以给予促动力药物,比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必要时对于难治性胃轻瘫,可以采取胃肠多功能治疗仪改善治疗的方式,此外还可以采取中医药治疗等等。
主要症状:
1.功能性腹泻(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烧灼痛)
2.嗳气症 3.恶心呕吐 4.反刍综合征 5.肠易激综合征 6.功能性腹胀
7.功能性 8.功能性腹泻 9.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02治疗原理
研究发现胃肠道的某一特定区域可以驱动胃肠平滑肌收缩、控制胃肠道基本生物电节律,医学上称这一特定区域为胃肠道起搏点。从起搏点发出的电信号可促使胃肠道的蠕动,并刺激胃液(各种消化酶)的分泌,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当胃肠电节律异常时,常会出现胃痛、胃胀、胃食管反流、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症状。
基于胃肠起搏点的电活动可被外加电流刺激所“驱动”这一特点,通过对胃肠起搏点施加正常节律的拟生信号,促使其产生“跟随-谐振效应”触发胃电慢波、改善胃电参数、纠正异常胃电节律、增强胃肠蠕动,从而达到治疗各种功能性胃肠疾患的目的。
03产品特点
集三种疗法于一体 — 胃肠起搏+穴位刺激+音乐疗法 集胃肠起搏、穴位刺激、音乐疗法于一体的全新治疗模式。
2.独有的数字化音乐电技术,使音乐信号与胃电信号达到叠加(发明)。
3.体表胃肠起搏疗法,无创伤,治疗过程轻松愉快。
4.非药物治疗对肝脏、肾脏零伤害,不增加科室药占比。
5.中医(穴位刺激)与西医(胃肠起搏)同时进行,起效快且疗效稳定。
6.物理疗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且适用范围广(住院患者80%都会出现胃肠功能减弱的状况)。
7.与经过注册的起搏电极配套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均有保障。
8.全医保收费,患者负担小。
产品优势
国内的音乐电技术产品
(传统的中低频治疗仪所采用的刺激信号为标准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或指数波等。其波形由于频率单一、幅值相对固定,选择性刺激作用较弱,易产生适应性,很难建立“胃电跟随-谐振效应”。CGP系列胃肠多功能治疗仪采用独有音乐电技术,将低频类正弦脉冲信号与音乐信号进行优化叠加,获得更接近于人体自身胃电的复合信号。该信号既能模拟正常的胃电节律,又同时兼具中低频电流的特点。)
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4%以上显效率68%以上
产品应用广泛,医院全科适用 ◎医保农合收费项目
专用配套耗材(胃肠起搏专用电极,有专用备案证)
产品三个型号,满足不同级别医院的预算,从三甲到乡镇、社区、民营医院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