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说法,指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生活的把控能力,身心才会健康。
练习咏春拳,其实也是心理调节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练功除了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还具备畅销书中常说的“战胜自我管理”、“战胜拖延症”等功效。
“精气神”是形容习武人的修为状态,一个人状态良好时,所散发的气场也是毋庸置疑的。
很精神、话语气足、神态怡人;只要具备这三种魅力的人生活中一定也是很有规律、做事自信及把控自我能力很强的人。
控制自我并非容易之事,人每天都要与生活、交际等等矛盾上做斗争。
师父总是在你练功遇见瓶颈时提点:“也许可以换一种思维去练,或者放慢一些速度去练”,性格急躁的人会显得很焦虑,慢并不是他的习惯,而本身筋骨僵硬的人也会显得不耐烦,放松对于他来说显然有矛盾。 咏春拳为什么要要求这么多的细节?而且是与自己反差的逆向练习?而你可能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性格及身体短板在练功时的体现。
所以当我们已经有意识到这样的冲突时,才会真正的了解到功夫产生的意义并不单指在身体上,而是与思维共进。
找到越多解决练习时遇到的矛盾,就能够持续推动练习进度,每一天的练习变成了思考与体悟共进。自然会看清自己在许多事上的不足,这就叫“反省”。
解决性格冲突,熟悉自我便是练功的第一个层次:“见自己”,见到越清晰的“自己”,就能更好的调节练功上与自我的矛盾,知道每次练习时应该如何与自我相处,如何面对瓶颈等等。
不断练习与问题面对面,便是可以让心态更加沉稳的方式。同时也能成为你生活中处理事情的方式。
所以,自律的第一条便是练心,先把心练得平稳,便不会产生焦虑。把平常心当作每一天的功课去复习,成为习惯就能让自己克服很多难题;一日不练一日空,便是提醒习武人珍惜当下。
当练习进步或退步时,性格差异而产生不同层度上的骄傲或自卑的心理,它也可以衍生到往后的练习中,可能会变本加厉或越发严重,是因为在性格冲突上一些人能够很好的意识到,而一些则不能,坚持练功仍然能够找很好的平衡方法。用怎么样的练习方式弥补或填补短处,也是习武人长时间的修为方式。自控力,同时也包括对自我的情绪、人性弱点的管理。
功夫生活化,是能让功夫衍生到日常生活中,好像练习每一个动作发现不可能非常完美,但可以去留意那些可以去更改的细节才能让动作更加生动,也许你会发现,日积月累的练习中,有一天在生活中发现了某些习惯不谋而合,便会想着:“似乎和练功时的状态是一样的情境时,就是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因为你对功夫的追求,会蔓延到你的身体及思维,功夫如生活才是最正确的心态。每一天的练习反反复复,师父时常提点你的心态、动作、呼吸乃至情绪,都是让你正视自己的状态,每天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有一天可能真的发现师父提点的你都有了的时候,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