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玉米形势异常严峻
2009年,亲临期货和现货的我们,跟随着玉米走过了几个激动人心的时期,经历了玉米大起大落的历程,也同样增长了我们对重大经济影响的阅历。2010年,我们还将跟随着玉米继续新一轮的航程,虽然我们刚刚经历了大浪的熏陶,但是面对新的经济市场格局我们还是心里没底。本文旨在站在笔者的个人立场上,对了解的片面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简单阐述一下2010年的玉米市场形势,供大家分享和讨论。 一、玉米市场基本面很不乐观 (一)玉米产量下降,购销将步入白热化 玉米产量始终是影响国内玉米价格走势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09年的结束,根据国家粮食局的调度统计,全国21个玉米产量较大的省(区、市)总产量1.65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4%,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产量在0.6亿吨左右,约占国内玉米产量的36%,预计国内玉米消费量在1.46亿吨。通过以上数据显示可以理解为供求有余、玉米得到基本保障。往往这些数据基本通过粮食、农业等部门进行调查和汇总的,但是国内多数粮食和农业部门的数据也往往都会虚报一定的幅度,对上是报喜不报忧,而且上报的越多,获取的惠农补贴也就越多,因此笔者对此数据还是持保留意见。 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东北地区,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的减产还是比较严重的,多个非官方的调查也显示东北减产比较严重,减产幅度在20%以上。因此,笔者还是坚持认为,东北地区的玉米受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玉米产量减产在30%左右,如果说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那么因东北地区玉米减产的影响就相当于全国玉米减产10%。随着全国经济的好转以及饲养业、玉米深加工等行业的逐渐恢复,此次减产就将意味着全国当年产的玉米产销非常紧平衡或者说出现缺口,如果不利用好去年临时收储的玉米或者国家储备进行政策调控,玉米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既推动了物价的继续上涨,又增加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2010年的玉米形势将进入白热化。 (二)玉米品质整体下降,竞争将更加激烈 根据笔者对多个地区的了解和分析,国内玉米品质不如往年,尤其是东北地区较为严重。受干旱、降雨少等天气影响,东北地区玉米成熟度较差,品质普遍不如往年,按照玉米新国标测算,中等(二等)以上的玉米所占比例非常少,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玉米绝大部分甚至连国标中等都达不到,而且水分也较往年偏高。山东、河北等玉米主产区的玉米品质与去年相比差异不大,容重基本都能达到700g/l,但是水分偏高,目前胶东半岛地区的新玉米水分平均在15-17%之间,符合国家标准水分14%的非常少。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中储粮、中粮以及储存国家储备粮的国家粮库,每年将有大批量的玉米进行轮换,把储存三年左右的陈玉米投入市场,需要采购同等数量09或10年产的新玉米进行储备,而采购的质量必须符合国标中等(二等)以上,而品质下降将导致符合等级的玉米比去年少很多,而储备任务在轮出前后四个月内必须轮入。另外,大多数玉米加工企业也基本以国标中等为收购标准,不符合标准将按照各自的规定进行扣量、扣价,包括给加工企业供应原料的贸易商采购也将首先采购符合标准的玉米,因此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此,笔者提醒有玉米轮换任务的国有粮库,尽量采取“先购后销、边购边销”的轮换方式,不要轻易采取“先销后购”的方式。 二、市场形势较为复杂和严俊 2009年的玉米行情可谓牛气冲天,一浪更比一浪高。时至步入2010年,玉米市场逐渐变得不可揣测,迷失了方向,时而感觉还将是牛市,似乎又觉得大涨之后必有大跌。东北玉米减产、收储政策多方采购、移库玉米拍卖等都将对2010年的玉米形势形成新的挑战。下边笔者将列举了几个重要因素供大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石油价格将影响玉米行情 同玉米价格一样,石油价格也将变化莫测,何况国内石油价格也基本与国际价格接轨,仔细关注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及重大影响因素也非常重要。任何国际性的事件都足以让石油价格上涨或下跌,应时时关注包括海地出现的地震及后期重建、类似伊拉克的战争、美元汇率调整、国际石油组织欧佩克(opec)重大会议等。近日,阿联酋能源部长哈米利称:“油价维持在每桶75美元至80美元才有利于产油国继续执行其发展原油生产能力的计划,如果市场需要的话,阿联酋将欧佩克其他成员协调与合作,保障向世界原油市场提供更多原油。但他表示,就目前而言,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供应量是足够的,目前的油价与供求基本面没有关系”。 根据笔者的判断,国际原油价格跌到去年40美元已不可能,除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之外不具备涨到120美元的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对石油的需求将稳步增长,原油价格将会保持在70-90美元左右比较稳定,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如果石油出现反弹,那么物流运输费用将提高,玉米价格也将跟着出现反弹,再说了,如果石油价格提高了,乙醇的价格也将提高。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影响原油价格波动较大的因素尚未形成,对玉米行情走势产生的影响不大。 (二)海运价格上涨幅度较快的原因分析 09年下半年至今,海运价格上涨非常快。这还得从08年金融危机说起,据从事海运的内部人士讲,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影响,导致08年下半年及09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很不景气,海运市场也长时间处于低谷时期,海运价格也是一溃千里,利润也基本维持在成本价上下浮动,而且还有不少船只以及集装箱处于闲置状态,很多船务公司处于亏损之中。 随着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相继发布实施,国内经济恢复较快,也使得海运市场逐渐繁荣起来,尤其是国家陆续公布大规模的粮食跨省移库,推动了海运市场的发展,再加上原油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推动了海运价格的上涨。但是,似乎海运价格的上涨幅度不合乎寻常,之前装载玉米由东北口岸发往广东沿海一带的海运价格在50元/吨左右,而目前海运价格已经超过100元/吨。究其原因,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临近春节货物流通较多之外,最主要原因是船运公司把价格抬的这么高,主要是为了弥补之前低谷时期船公司的亏损,甚至利润这么高而发给职工的效益也很有限,似乎弥补船公司前期的亏损就是涨价幅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根据笔者的分析,春节前,较高的海运价格较影响南方企业采购东北玉米的积极性,抑制了玉米价格的上涨压力;春节过后,随着货运流通的减少,海运价格将逐渐恢复到合理状态。 (三)铁路请车费增加了玉米运输成本 据在东北发运玉米的贸易商介绍,现在请车相关困难,请车费也高了(属行业潜规则),根据地域和淡旺季不同,基本在2000-8000元/车皮,铁路运输旺季时请车费用就高,淡季时请车费用就低,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除中粮、中储粮、吉粮等国有性质的企业每年与铁路部、东北地区铁路局签订大批量的发运协议,因此车皮计划还是比较有保障,但是其他的企业或贸易商就很难顺利的由关内发往关外发运粮食,而且每次能够发运基本都需要向相关的铁路工作人员缴纳一笔不小的请车费,有报道称有的企业半年都发不出一个车皮。只要缴纳可观的请车费,就连国家跨省移库粮食的车皮计划都能给。笔者的一位朋友目前就在东北某地发运国家跨省移库的玉米,据介绍发运工作很不顺利,到达车站的空车皮有接近2/3的计划让车站给了贸易商,剩下不到1/3的车皮发运国储粮,有时更少。 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东北的粮食出现卖粮难,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先后下达了4000万吨的玉米收储计划,随着收储规模的逐渐增多,东北地区仓容有限。此时,为妥善解决东北地区仓容不足的问题,缓解东北地区收储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铁道部、农发行和中储粮总公司联合印发通知,多次下达跨省移库计划,至今尚未完成,而此时新一年度玉米收储计划正在实施中,倘若收储规模与去年相当,那仓容问题将影响到收储的进度,影响到国家惠农政策的效应,跨省移库计划是国家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举措,基层铁路相关部门的无视将严重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基层铁路主管人员无视国家的通知,令笔者心寒,倘若在战乱时期也这样,那么少数的基层铁路相关人员就足以让东北这块国家的大粮仓失去它应有的战略作用。 东北粮食出关难,主要是因为铁路制约着粮食大量走出关外的瓶颈。因此,在春节前以及节后南方加工企业采购和国家跨省移库等都需要大量的火车车皮运输,此阶段发运贸易粮较为困难,对华北地区玉米市场受冲较小,这将减轻对玉米的价格压力。 (四)东北玉米收储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东北地区乃我国的最大玉米产区,对国家的战略性影响非常大,确保东北地区的生产及稳定是维护粮食稳定的重中之重。国家屡次在东北进行玉米收储、提高玉米收购价格,足以显示对此的重要性。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政策收储,主要的亮点即是参与收购主体增多、无数量限制、留余一定的上涨空间,使得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底部在不断提高,也影响着国内玉米市场的趋势。以下几点应引起读者的关注: 一是,东北临储收购量较少,对市场影响有限。截止目前,东北玉米收储执行已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累计玉米收储量才二三十万吨,与上年相比差距悬殊。与上年不同的是今年要求各收储库点敞开收购,据笔者推测,哪怕到四月底收储结束,临储玉米的收购量也很有限,收购量应该在100-200万吨之间。如果不考虑08年及以前的临时收储量,单凭09年玉米收储量量,对市场影响非常有限。 二是,南方加工企业采购东北玉米逐渐活跃。与东北临储收购不同的是,本次南方加工企业采购东北玉米将有70元/吨的费用补贴,而且采购主体较多(16个南方省市加工企业和部分中央直属企业),采购将异常激烈。还与东北临储收购不同的是,临储收购价格已被指定(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0.76元/斤、吉林省0.75元/斤、黑龙江省0.74元/斤),而南方企业采购玉米还有上幅空间,除了收购价格不得低于临储规定的价格外,当东北地区从农民手中直接收购玉米价格回升到平均0.80元/斤(国标三等)以上时,中央财政停止补贴。因此,南方企业的采购数量将高于临储收购的数量。也许国家旨在减轻东北玉米庞大的库存压力,而且,与庞大的收购、储存、移库成本相比,70元/吨的南方企业采购补贴又何其多。从春节后到收储截止之时,享受补贴的南方企业将是东北玉米市场的采购主力军。 三是,政策性推动东北玉米价格上涨。随着采购主体的增多,竞争将日渐激烈,价格往往被推高。虽然根据政策要求,享受补贴的南方企业采购东北玉米市场价格高于0.8元/斤时自动停止补贴,但是咱们中国人是比较聪明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行业都出现这种行为,估计现在已经开始筹划了。 四是,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备货积极。由于当地玉米加工企业不享受政策补贴,因此只能根据市场变化采取不同的策略。但是,今年形势比较特殊,尤其临储收购筑就了当地玉米价格底部。随着收购量的增加以及农民的惜售心理,玉米价格上涨再所难免,如果不马上采购,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将更加难收,而且对企业也不利,何况国储为了轮换而采购的积极性也非常大,就算政策收储结束,后市玉米也将易涨难跌,这主要还得看国家拍卖玉米对市场的控制力度。因此,趁目前收购价格低于政策要求的最高0.8元/斤,当地加工企业应该积极的大量采购玉米。 (五)跨省移库玉米拍卖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自2010年1月份,国家首次在华北两大主产区山东和河北两地挂牌销售临时收储玉米,其对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视,虽然拍卖成交率非常低,以至于初次拍卖河北地区成交率为零,山东地区10万吨计划也仅成交2.3万吨,但是这是一种很明确的信号,足以让期货工作者和现货贸易商以及加工企业更加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得以体现: 一是,饱和了关外市场价格的差距,明确了方向。南方和华北地区足以代表了除关内之外的玉米市场行情,国家此次在华北以国标中等0.92元/斤的拍卖底价,也就是说已经基本缩短和统一了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如果说前期南方玉米市场价格稳定了,那么华北地区目前还有较大的上涨幅度,成交率低就足以体现,市场价格也将以拍卖成本为基准,再加上东北减产的影响,玉米后市将逐渐围绕着国储拍卖底价的变化而变化,而近几年的国家粮食拍卖底价很少出现下调的时候,玉米价格将易涨难跌。因此,不仅整体抬高了华北地区的市场价格,还给玉米走势给出了明确的信号。 二是,东北玉米市场将是国内的玉米行情的晴雨表。从国家政策调控的局面分析,跨省移库玉米拍卖已经调和了华北和南方之间的价格差异,那么东北玉米市场对国内的玉米市场影响将是国储收购政策结束后的价格晴雨表。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南方16省(市)的地方储备粮公司和饲料加工企业以及中储粮、中粮等国有企业,按照通知中的要求到东北地区采购新玉米将给予70元/吨的财政补贴,而目前华北地区不具备补贴资格,但是从距离上来讲,南方与华北的平均运输成本差距在一半左右,70元/吨的补贴基本能够弥补运输上的差距,因此在政策规定的2010年4月30日之前的有效期内,南方和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差距不会显现,但是过了此期限,华北将从运输成本上低于南方地区到东北采购玉米的成本,如果此时临储玉米拍卖不大量拍卖,那么南方企业的玉米价格还将完全高于华北地区,东北市场将会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晴雨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是,华北地区春节后将步入收购的高峰。从近两年政策对玉米的影响不可小视,政策给出的信号足以代表玉米市场走势的趋势。目前国储在华北地区拍卖成交率非常低,现货收购价格也稍有回落,由于价格上涨基本定格,如果不利用此次机会囤积或先购后销,待市场价格与拍卖出库成本基本一致时再动手搞经营将是微利之势。因此,各加工企业、贸易商应根据各自的区域和市场优势,适宜囤积一定量的玉米。尤其是河北地区,与拍卖成本价尚有60-100元/吨的合理差异,趁目前拍卖成交价低、量大、质优,大的贸易商可以逐渐掌控一定数量的国储拍卖玉米;国有粮库需轮换的也应选择在春节前后进行收购,掌握一定的粮源;小的贸易商也可以随大流进行边购边销;期货投机者也比较适合出手。 四是,华北地区农民兄弟尚不是售粮最佳时期。目前市场上农民还是比较惜售,这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近几年的托市、临储收购等惠农政策,农民得到的利益是最少的,如果不是为了春节、春耕、孩子学费等急用钱的时候销售,其他时间不建议农民急切销售玉米,最佳的售粮时期将在6-8月份比较合适。 五是,临储玉米拍卖将成为后市的轴心。玉米拍卖没有小麦市场运作的成熟,每年的小麦在后市基本都是以国储拍卖为轴心,其影响直到新小麦上市时为止。今年的市场形势比较复杂,当前东北临储收购缓慢,估计4月底之前收不了多少,因此能够影响后市玉米市场的将是去年收储的08年产的玉米,截止目前已经销售1900万吨左右,剩余库存1700万吨左右。考虑东北玉米减产,此批玉米基本能够确保玉米市场的稳定,如果国家前期大量投入市场导致后市可调控的数量将非常非常有限,维护市场稳定也将变得很困难,既而不得不动用国家战略储备玉米,因此,预计国家政策调控部门前期的国储玉米拍卖投入量不应太多,后市玉米拍卖投入量将逐渐增多,拍卖底价基本呈上调态势。 三、近期市场走势分析 近期,国内玉米整体偏弱,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销售饲料量有所减少,春节前玉米抬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回落的幅度也非常有限,不会出现大幅回落的状态,预计春节之前可能出现售粮小高峰现象,跨省移库玉米成交率也不会乐观。因为时临春节已不足一月,受此影响,目前这个时期将是屠宰的高峰,各肉食及副产品加工企业都在积极备货,因此猪、鸡等存栏将下降。而与之形成产业链条的饲料销量将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应该在20-30%左右,属季节性下降。前期农民一直比较惜售,玉米价格也基本保持高位运行且比较稳定,而此时饲料加工企业年前备货也不小,如胶东半岛地区的饲料加工企业的原料库存率尚有60-70%,现在采购积极性不佳,当地部分地区生猪出现一种疾病也影响了饲料的销售,多数加工企业持观望心理,毕竟饲料销售受季节性影响欠佳。 春节过后,预计在3月上旬至4月底,各地贸易商蠢蠢欲动,参与市场收购的行为将逐渐增多,随着采购量的增加,玉米水分的降低,农民销售有所疏松,玉米价格基本筑底反弹。但是,春节过后也将伴临着春耕的到来,此时农民为了采购农资,可能会适量出售部分玉米,也更吻合了抢购潮的到来,此阶段玉米价格稳步上涨。从区域分析,东北地区将比较活跃,由于国家收储将于4月30日截止,因此各类收购主体参与市场收购的积极性较高,东北地区粮源争夺将比较激烈,收购价格也基本维持在符合补贴规定的最高0.80元/斤上下浮动;其次是华北地区,尤其是山东和河北地区,收购价格将随着临储玉米拍卖底价的影响,基层收购点的收购价格基本全部跨入0.90元/斤以上,一个月内平均收购价格将上涨30-60元/吨左右,之后玉米价格将缓慢上涨,而且拍卖成交率也将屡次被刷新。 长期来看,玉米价格应呈稳定上涨的趋势,到了6、7月份玉米上市量逐渐减少,尤其是8月份前后,玉米到厂价格很有可能全部(南方、华北区域)步入1元/斤的历史高价。直到9月下旬、10月上旬,随着新玉米的大量上市,玉米价格将止涨回落。但是,2010年玉米形势较为复杂和严俊,不可预知因素很有可能颠覆了玉米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应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市场的变化,不管任何时候、任何风险,国家将始终以国内农业稳定发展为首,新的一年里国家将会继续出台一系列稳定粮食市场、强农惠农的政策,只要国内经济不出现问题,农业也就没有问题,就算国内经济发生较大变化,国内农业也会掌控在国家的政策调控之中。 依笔者之见,不管是加工企业、储备企业、贸易商,还是期货投资者以及广大农民兄弟,应仔细观摩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变化,认真研究国家公布的与农业相关的政策,提防各类自然灾害(天气、禽流感等)所引发的潜在行业危机,关注玉米拍卖对市场的影响,加大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力度和深度等等措施,将是确保经营风险降至最低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上上策。(水平有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