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动态:路面/基础/地基/回填土/下沉/沉降注浆加固----1分钟前已更新
帷幕注浆加固方案
针对米亚罗3号隧道右洞突水突泥情况及富含瓦斯地质特点分析,考察现场实际情况,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再次发生突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可在短时间内稳步推进,按照“全帷幕注浆加固、拱顶管棚支护、外围适当降压”的原则,右洞加固范围60 m (K163+223~K163+163)。为了保证注浆
施工效率、质量,首先在2号车通做深孔注浆加固孔6个,范围全在初支内,长度为45 m。2号车通注浆全部完成后暂时不开挖,待右洞贯通初支全部完成后再开挖2号车通剩余部分。右正洞注浆范围为右正洞上中台阶开挖轮廓线外10 m,坍塌处在右正洞拱顶位置,下台阶及仰拱不予注浆处理。车通注浆的同时,从右洞 (K163+223、K163+163) 掌子面上台阶进行右洞上中台阶帷幕注浆,帷幕注浆完成后,正洞拱顶120°范围内施作36根管棚支护,管棚采用直径108 mm的无缝钢管,长度35 m,搭接5 m,环向间距40 cm,管棚支护后进高位排水减压处理。注浆加固剖面如图1所示。
帷幕注浆加固施工
由于2号车通掌子面土体内及周边围岩前期溜塌扰动,不排除右主洞有空腔,因此,无边界条件下浆液扩散控制及坍塌体内钻孔是否成孔是该方案的难点。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地质状况进行综合研究,探讨该段预加固注浆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止浆墙施工
上台阶清渣靠近掌子面后,施作C35混凝土止浆墙,止浆墙上部厚度为2.5 m,下部厚度3 m,施工高度为4.5 m。控制止浆墙施工质量是施工的关键,尤其开挖轮廓线与止浆墙周边和底部的连接部位,采用3排直径22 mm的螺纹钢筋进行连接,止浆墙底部需向下开挖3 m宽、0.8 m深的矩形槽,拱顶部位预留3~4根直径为42 mm、长4 m的小导管。小导管前2 m加工溢浆孔,待止浆墙浇筑完成后,在止浆墙周
边施工缝处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须振捣密实,防止漏浆,止浆墙完成后,对小导管先实施回填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