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少人都认为葡萄酒配西餐可以,但不一定适合中国菜,白酒和黄酒才是与之相配的。其实在所有酒种里再也没有比葡萄酒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菜基本上都可以找到适合的葡萄酒。
葡萄酒配餐,相信今后会成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因为烈酒中高度的酒精会麻痹味觉,酒至半酣,就无法识得菜的滋味了。喝烈酒的人大多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是喝中式白酒,通常都不大吃菜了;至于啤酒,不仅胀肚,酒里的苦味会使菜肴的鲜美大打折扣。
葡萄酒不仅酒精度适中(都在8%~14%度之间),而且酒里的酸(特别是白葡萄酒)能分解蛋白,使菜越吃越有味。诚然葡萄酒配中餐也要搭配恰当,不过基本原则也是不难的,就是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也能造就出美味。酒不能盖过菜的味道,菜的味道不能影响酒的风味,两者口感平衡才能相得益彰。
说起浓郁的红葡萄酒配中国菜,还真是有点为难。如果是吃偏甜的菜(如上海菜和江苏菜),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和甜味一结合就发苦。所谓单宁,就是葡萄酒的苦涩味道;单宁来自葡萄皮和橡木桶,它是葡萄酒的骨架。如果配辣菜(如四川菜和咖喱菜),和酒里的单宁一结合会越喝越辣。如果用红葡萄酒配海鲜,酒中的单宁会使鲜嫩的肉变得粗糙不堪,非常难吃,单宁也会加重八爪鱼和鱿鱼的腥味。这时应该选择单宁含量少、果味较好的红酒。当然成熟度好的红酒也是可以的,因为陈年红酒里的单宁较为圆润,非常适合搭配浓郁的菜肴,如鱼翅羹、红烧肉等等。
相比之下,白葡萄酒就好配多了。白葡萄酒对于刚入门的消费者来说,更易接受,因为它是不浸皮发酵而成,一般来说也不入橡木桶,没有什么单宁。例如德国的白葡萄酒配甜味菜肴就非常适合,它的酒精含量只有8%~9%,较之其他国家的干白葡萄酒要来的甜。对于辣菜,微甜和半甜的酒最适合不过,可以缓解嘴里的辣味。至于海鲜,两者搭配就更加美妙了,只不过白葡萄酒也有清淡和浓重之分,要根据菜肴的烹调而定。在我的经验里,清蒸或者水煮的原味海鲜(如蛤蜊、扇贝、螃蟹),最好还是喝清淡的葡萄酒,海鲜的鲜味和酒里的酸味配得非常的精彩,令人胃口大开,如果换作口味重一点的葡萄酒就会有腻腻的感觉。
葡萄酒配西餐是合适的,因为西餐都是一道菜配一道酒,而我们中餐可是所有的菜一起上。如何来配酒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如果用心选配或许还可以达到较好的地步,可是我们吃饭的时候不大可能考虑周全的。个人建议,最好还是点白葡萄酒,因为白葡萄酒比较清新爽口,可以帮我们隔离口中的味道,充分享受不同菜品的美味。比如说:
1、雷司令(riesling) 适宜于独酌,配(生)凉菜,水产类及其它注重食材原味的亚洲菜品。
雷司令,也被称为白葡萄酒之王,以她的甘美醇厚而闻名世界。德国是著名的雷司令葡萄酒的产地,他有着成熟葡萄的浓郁果香,尤其以它成熟桃子般的香味为特点。
2、白比诺(pinot blanc) 适宜于海鲜类,其它清淡型菜品及意大利餐极佳的佐餐酒。
白比诺是一对葡萄圃要求很高的品种,产区是巴登酒区。清淡,口感圆润柔滑,略带酸度。
3、灰比诺(pinot gris) 是非常好的开胃酒或餐后甜点陪酒;干型酒是配煎炒类菜肴极佳的佐餐酒。
灰比诺是德国最好的品种之一,主要产区是巴登和法尔兹酒区。清淡,有明显蜂蜜般的香味;口感圆润柔滑,带着魔法般的酸味。
4、米勒(müller-thurgau) 适宜于清淡菜肴。
米勒是德国种植最广泛的葡萄,从销售量上说,它是德国的顶尖产品。一些生产厂家把这种用年轻, 清淡,新鲜晒干的葡萄酿成的酒称作rivaner在饭店大力推销,获得极大成功。对于刚步入葡萄酒文化的酒友们,米勒是一极佳的选择。有豆蔻和核桃口感,让人感受到成熟苹果,梨及花香。
5、晚熟黑比诺(sp?tburgunder) 非常适合调味浓重的烤,焖,熬等菜品。
晚熟黑比诺是德国最高档的红葡萄品种,主要产区是巴登酒区,用于酿造高档红葡萄酒。口感圆润,有野果的香气和味道。
6、白秋葡萄酒(wei?herbst) 适宜于烧烤类菜品和奶酪,也是夏日,聚会和晚会的最佳伴侣。
巴登酒区,白秋葡萄酒 (wei?herbst)是由于在加工红葡萄的工艺上和白葡萄一样而得名;也是玫瑰红葡萄酒在德国几款特有品种之一。它是由红葡萄经过稍微地压榨形成的葡萄浆来制成的,它酒体柔滑,口感温和。白秋葡萄酒是由名贵的晚熟黑比诺制成的。
当然葡萄酒配美食的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仅西餐就可以写好几本书。可是中餐配酒在我们也是刚刚开始,需要大家一起来体会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