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S7222-1HF22-0XA8使用手册
1、Bell-Bell技术
金属色漆的喷涂一般采用ESTA喷涂道金属色漆,用自动气喷枪喷涂第二道金属色漆。采用自动气喷枪的目的是提高金属铝粉的闪光效果,同时满足金属色漆的色差要求。但是气喷枪的喷涂效率仅有30%左右,油漆利用率低,而且喷涂过程中漆雾大,过喷漆雾易造成漆膜缺陷,导致油漆返工率的增加。目前的新发展趋势是采用bbbbllic-Bell替代气喷枪,ABB、Duerr和Sames公司均有此类喷杯的专利技术。
bbbbllic-Bell的喷杯转速和成型空气量比普通喷杯要大,同时新型旋杯的直径也比普通旋杯要大,而且喷杯边缘为锐边结构,旋杯的边角角度更小。这些特点可使金属漆雾化后的漆粒更干、粒径更小,从而可达到与气喷枪相近的闪光效果。
采用ESTA/ESTA替代ESTA/Spraymate,油漆利用率可由40%~50%提高至70%~80%,每台车的金属漆用量可减少0.7kg左右,返工率可降低2%~4%。目前,国内已有日系合资企业(如九江昌河铃木)涂装线采用该技术。
2、Ro-Dip输送技术
Ro-Dip中文可译成全旋反向浸渍输送技术,它是Duerr公司的专利技术。全旋是指车身可以360°自由旋转,反向浸渍是指车身入槽时旋转180°后底部向上,尾部向前反向前进,再旋转180°出槽。
Ro-Dip输送技术解决了悬挂链和双摆链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彻底消除了输送系统滴水、滴油、滴液对车身和槽液的污染;解决了前后盖和车顶内腔的气泡问题;槽液夹带量由于车身旋转出槽而大大降低。预处理和电泳采用Ro-Dip输送技术后,车身平面的电泳漆沉淀减少、流平性好,漆膜光滑细致,从而减少打磨工作量;电泳漆膜更加均匀;内腔电泳漆膜质量有较大提高。
采用Ro-Dip输送技术可节省投资费用,输送链长度也可缩短,同时运行费用也会降低,如节省投槽时的化学品用量、节水、节电、节能、维护保养费用低等。上海大众Polo预处理、电泳涂装生产线就采用了Ro-Dip输送技术。
3、VarioShuttle输送技术
VarioShuttle又称多功能穿梭机,它是Eisenmann公司的专利技术。该输送系统有三个驱动装置,即行走驱动装置、摆动驱动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
VarioShuttle输送技术的大特点是可根据不同车型来分别优化不同的浸入角度、翻转方式和前进速度来满足佳处理方式。为了得到好的质量,通过PLC的控制,车身可灵活地以不同的位置和朝向通过槽体。
采用VarioShuttle输送技术,车身可在槽内摆动,消除车身局部部位的气泡;可在浸槽上方完全将车身滴干,从而将槽液夹带量降至低;由于处理时可使用不同的速度,甚至停止和倒退,因而槽体的长度可缩至短;通过倾斜而非完全翻转亦使槽体的深度尽可能地缩小;槽体体积的减少可减少占地空间,同时,节省了投料量、能源消耗以及清洁维护工作量。目前,一汽大众新线已采用VarioShuttle输送技术,上海大众四厂涂装线也将采用该技术。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也称为井下人员跟踪系统或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是国家大力推广的用于煤矿安全监管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随着政府对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强制推行,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就数据通信而言, 如何寻找一种比 RS485 通信距离更远、更可靠、使用方便的传输接口,已成为系统设计人员日益关心的问题。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用途:
• 井下人员实时动态跟踪、位置自动显示。
• 井下机车等移动目标跟踪定位。
• 井下人员(含机车等移动目标)运行轨迹回放。
• 定位目标的考勤、统计、存储、打印。
• 井下出现事故,可根据本系统提供的准确位置信息实施人员搜索救护,使损失降到低点,保障安全的水平
得到提高。
• 井上与井下的双向通讯,井上与井下人员的寻呼和井下人员向井上紧急报警。
就井下各个基站与井上中心站的有线通信来讲具有以下特点:
• 传输距离远,小型矿井达几公里,大型矿井达 30 公里 以上,而且随着开采的进行距离会继续延伸。
• 节点(基站)数多,有的大型矿井的基站数量超过 300 个以上,而且随着开采的进行基站数量会继续增加。
• 数据传输量并不大, 4800bps 的通信速率即可满足众多基站与中心站的数据传输。
• 须使用本安型通信接口,井下与井上的通信接口之间必须是能够承受 1500V 隔离电压的达到矿用安全认证的
产品。
根据以上特点,四星电子生产的 CAN-TTLG 和 CAN-232G 、 CAN-485G 等超远程长线驱动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驱动器为本安产品,在通信速率为 4800bps 时,不加中继器即可达到 10 公里 通信距离,并可驱动 110 个节点,每增加一个 ECANG 中继器又可传输 10 公里距离和驱动 110 个节点,利用 ECANG 中继器也很好的实现了符合矿井树形结构通信网络。这些驱动器均为透明传输,并不需要更改原来的 RS485 通信软件,是替代 RS485 接口的佳产品。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组成框图: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井上由中心站计算机、 CAN-232G 传输接口等组成;井下主要由通信基站、 CAN-TTLG 传输接口、声光报警器、防爆电源和多功能矿灯等组成,井下人员佩带的多功能矿灯中的员工识别卡与通信基站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每个通信基站的无线监控范围为 200 米 左右,每个通信基站通过 CAN-TTLG 传输接口与井上中心站计算机构成主从式 RS485 通信网络交换数据,系统组成框图见图 1 。
图中通信基站为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的串口直接与 CAN-TTLG 传输接口的 TTL 端口连接。在总线的分支处须加装 ECANG 中继器,通信线采用截面积为 1.5 mm 2 铜芯双绞线,型号为 PUYVP ,导线直流电阻不大于 12.5Ω/Km ,线间分布电容不大于 0.06uf/Km ,安全标志准用证号为 20021946 。
请注意正确设置终端电阻:每一段总线的头和尾的终端电阻开关设置到“ R ”,中间的其它节点的终端电阻开关设置到“ OFF ”,分支处的中继器在原总线中的地位是一个节点(终端电阻为“ OFF ”),在分支后的新总线中的地位则是终端(终端电阻为“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