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做东南亚二类电商的思考
(1)COD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批了解COD的人,我们早的时候是做落地页,放一个视频就可以,不用放文案,直接投放广告就行。现在详情页,价格游戏,玩法太多。
我们现在比较想做持续且稳定的COD,就要花精力去做垂直,去做欧美市场。
而且受疫情影响,物流价格都在涨,COD这个行业目前玩法虽然有很多,但未来只有做垂直,有自己的供应链才能走的更远。
(2)东南亚品牌孵化思路
个人觉得在东南亚做品牌孵化比国内容易很多。国内孵化品牌,需要投资,需要很多东西做辅助。
但是在东南亚,只要你有一个优势的供应链,就可以搞定很多难题。全网去推,多做一些网络红人推广等等,成本相比国内低很多。
自己做品牌的研发成本很高,但是,因为信息差的原因,很多电商品牌只做国内。它们有自己的品牌、商标、工厂,一年的营业额也都是千万级别的,它们很想走出去,与它们合作,只需告诉它们外面的市场是怎样的,怎么出去,怎么做投资就行。
我认识好几个公司,它们有自己的品牌,只做了一年时间,仅台湾每天就两三千票,他们做高货值产品,不怕别人抄,所有都是正规化,还可以在当地建仓。
(3)东南亚COD相关思考
其实,我一直不觉得COD是一个模式,这只是一个货到付款的方式,曾经的COD应该叫做单页面。
我们现在主要做独立站,现在站群太多,做过站群的人,做垂直做品牌也相对容易,在原有的供应链上只要开发出一个爆款,深耕一下原有的供应链,垂直就形成了。
很多时候,你不要只是考虑你要做什么,而是考虑你不要做什么,考虑好一个东西,做一个3-5年的规划就可以了。
后总结
其实,互联网发展之初,早走出去的都是大企业,未来发展走向可能就是小企业、小工厂出海。
(1)品牌化
比如说国内的很多内容电商,慢慢沉淀下来后,很多都开始品牌化了,在市场中活的也很滋润。当然,品牌孵化周期比较长,线上、线下都要涉及去做,所以想要做品牌也是需要从多方面去布局。
现在东南亚确实是一个机会,目前启动成本较小,若你是亚马逊卖家、工厂级卖家,感觉国内竞争力大,都可以尝试着去做shopee、Lazada、COD市场。
(2) 供应链
想必大家都知道,想在亚马逊做的好,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供应链,可是在做COD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考虑供应链的问题了。要知道做电商,没有自己的供应链是很难赚到钱的。
建立东南亚知识局后,大的感触就是,通过知识局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在每条赛道看到很多模式和更多的可能性,然后再去思考并筛选我应该怎么做。
(3)圈子
其实,早期我自己做平台电商,认识了很多亚马逊的人,亚马逊的人做东南亚市场,降维打击,几个月时间3-5个产品,做平台电商,做到数千万营业额,净利润20%左右。
看到这种级卖家也进入了东南亚知识局,很大一方面拓宽了我对市场的认知。
亚马逊卖家选品十分,多维度综合统计,都是用的数据做支撑,所以让这样的水平卖家去做东南亚,很少有不成功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利润多少了。
现在很多做二类电商比较大的公司,也开始在探索东南亚平台电商,因为做二类电商并不是很稳定,总有阶段性的波动,而平台电商正好可以有效的帮助COD卖家过度二类电商的不稳定期。
希望以上这些点能成功的帮助到正在做COD或想做COD的卖家更好地了解市场和玩法以及未来趋势走向。
其实在本次茶谈会中,大家还讨论到了很多行业内的小爆料消息,在此就不便透露了。
若你对做东南亚二类电商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地方,可加入东南亚卖家俱乐部与同行业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