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承重检测鉴定内容如下:
一、工业厂房安全质量检测鉴定结构检测的内容:
(1)混凝土强度:预制框架梁、柱;
(2)截面尺寸:钢筋混凝土梁、柱;
(3)钢筋布置情况:主要检测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与钢筋混凝土梁、柱的箍筋的间距;
(4)锈蚀程度:预制构件(预制梁、柱)的预埋件、连接板;
(5)焊缝质量:柱连接板对接焊缝、梁柱节点板角焊缝;
(6)裂缝:框架梁、底层部分混凝土框架柱;
(7)挠度:混凝土框架梁;
2、检测实验方法
(1)强度检测
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钻芯法进行。此法是使用**钻机直接从结构上钻去芯样,并根据芯样的抗压强度推定结构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的一种半破损现场检测方法。芯样的抗压强度除了取决于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以外,还受其它试验条件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芯样抗压试验以前,必须确立一种标准状态,使芯样试验条件基本一致。当芯样与标准状态有差异时,或对试验进行加工,或对试验结果进行经验性修正。
(2)裂缝检测
用裂缝观测仪测量裂缝宽度,用卷尺测量裂缝长度,裂缝深度检测采用超声波测试方法[[461。其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土材料性质(包括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和龄期等)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声波在有、无裂缝的混凝土中传播时间差异比较来判定裂缝深度。受现场条件的限制,采用平测法进行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
(3)钢筋锈蚀检测
采用钢筋锈蚀仪结合实际情况考察预制构件(预制梁、柱)的预埋件、连接板的锈蚀状况。
(4)其它项目检测
其它项目检测包括挠度、焊缝质量等。
厂房承重检测鉴定的相关依据:
1、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10.1.3,采用非破损的检测方法;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4.3.1,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采用回弹法进行;回弹法检测方法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 T23-2011)*四章执行;
2、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检测方法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表8.3.2-1,采用卷尺进行检测;
3、楼板厚度检测方法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条文说明8.3.2,采用电磁感应法进行检测;
4、剪力墙厚度检测方法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条文说明8.3.2,采用电磁感应法进行检测;
5、轴线尺寸检测方法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表8.3.2,采用皮尺进行检测;
6、楼层净高检测方法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条文说明8.3.2,采用激光测距法进行检测;
7、钢筋数量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4.7.2;采用电磁法进行检测;
检测鉴定数量依据
1、混凝土强度、楼板厚度、剪力墙厚度检测数量依据湘建建[2010]332号《关于加强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的通知》执行;
2、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检测数量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8.3.2执行;
3、轴线尺寸检测数量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0年版)8.3.2执行;
4、楼层净高检测数量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0年版)8.3.2执行;
5、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数量依据湘建建[2010]332号《关于加强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的通知》和《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附录E.0.2执行;
6、钢筋数量检测数量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附录E.0.2执行;
厂房荷载安全检测鉴定关于混凝土强度检测:
厂房荷载安全检测鉴定混凝土强度评估等级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
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方法在28天龄期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该值的概率为5%。
3、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4、对大批量、连续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非统计方法评定。
厂房荷载安全检测鉴定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1 混凝土的取样
1.1 混凝土的取样,宜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
1.2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GB50204规定入模处)
1.3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00盘,但不**过100 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2、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 m3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过1000 m3时,每200 m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4、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5、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满足本标准*5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留置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须的试件。
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2.1 每次取样应至少制作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2.2 每组3个试件应由同一盘或同一车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2.3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0081的规定。
2.4 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应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应为设计规定龄期。
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3.1 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T50081的规定执行。
注:对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评定时,可根据设计规定,可采用大于28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4.3.2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1、当混凝土强度**C60时,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5;
2、当混凝土强度不**C60时,宜采用标准尺寸试件;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其试件组数不应少于30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