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甚至变红发黑的一种现象。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第三,水中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反过来抑制藻类生长。
倒藻原因分析:水温高、天气突变、生态失调、过量用药
1、水温高引起:硅藻适宜水温23-30℃,绿藻25-33℃,当水温超过耐受程度时会引发倒藻。
2、由于天气突变引起:池塘水环境突变,造成生物失衡或管理不当(高温时肥水过度;换水添水的时间、数量不对;换水添水之后没有及时补肥等)引起的。
3、藻类的生态平衡失调,蓝藻、裸甲藻等有害藻类占优势,碰到气温突变时引发倒藻转水。
4、过量用药:过量使用消毒杀菌剂、杀藻杀草剂、杀虫剂、重金属盐类等造成转水倒藻。
倒藻危害分析
倒藻后容易缺氧、水质恶化,藻毒素中毒,导致鱼虾蟹应激减料厌食,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害,发病率增加等。倒藻时水体(理化因子)变化:
1、溶解氧会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加:这是由于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而引起的,大量死藻的分解也会消耗大量氧气,另外二氧化碳增加后又会使PH值迅速下降。
2、氨氮和亚硝酸盐增加:特别是阴雨天时增加更明显。死藻经微生物分解本身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藻类本身在氨氮循环中可吸收氨氮,现在藻类死亡就不能吸收了。
3、水体浑浊:水中原生物摄食藻类,原生物大量繁殖使藻类减少;藻类不足就不能沉降水中悬浮物(微尘、有机碎屑、粪便、死藻、腐生蛋白等)所以水体会变浑浊。
处理措施:
1、处理倒藻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水,应一边加注新水,一边抽出底水;同时泼洒碧水安(碧水解毒液)2-3亩米/瓶+全效救星1-2亩米/袋进行紧急处理(必要时必须加量使用)。
2、必要时,第二天碧水安+全效救星再用一次;待水质稳定之后,应及时使用复合乳酸菌原粉进行补充水体有益菌相和藻相。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青岛远大水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