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寒邪易入体、损阳气,让你变得困乏无力,易损害身体。所以,我们应顺应自然,该热的时候热,该出汗就得出汗……
1、吹空调不如流汗
夏天出现感冒、关节炎、失眠就是因为出汗少的原因,所以,夏天不要久待在封闭的空调房中。不过要注意的是,夏天也不宜大量出汗,否则容易造成脱水的现象。
所以要适当运动,晨跑与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气喘吁吁就可以了。
2、喝冷饮不如喝热水
夏季喝凉茶、冷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体内降温,但很容易损伤脾胃,尤其是本身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喝了冷饮会更加严重。
夏天多喝热水、热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排汗散热。不过喝茶最好在饭后,空腹饮茶容易腹泻。
3、冲凉水澡不如热水泡脚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之后,毛孔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时如遇冷水,寒气就会侵入人体,导致手足发冷、小腿抽筋、双目视物不清。还有一点要注意,洗完热水澡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或风扇,尤其是免疫力低的小孩子。
夏季多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预防脚部疾病、祛除暑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水温以40℃-45℃,温暖舒适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