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茶、喝茶、饮茶还是在品茶的区别。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中,作了很好的回答。
在这一节中,乃至性格爱好,选用不同的茶,进而因人、因茶不同,配置不同的茶器。
如此这般,泡出来的茶自然赏心悦目,怡情可口了。
为此,妙玉还借机说了一句与饮茶有关的妙语,说饮茶是:“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吃茶”
在华东一带盛产品质好的茶叶,所以华东地区的人们喝茶时,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是不会吐出来的,而是把茶叶嚼碎,吞入腹中。
吃茶一义由此而来。
我国古代的南宋讲究吃茶,冬天卖的七宝擂茶,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单卖。
这般吃法,操作起来好比捣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宝粥,要紧的是吃,不是喝茶汤了。
宋人还喜欢弄些香料,把龙脑珍菜、菊花之类与茶在一道,茶香吃进花香,花香吃进茶香,吃进口里,吃出了一股香气,一种味道。
杭州人至今都要讲“去梅家坞吃茶去!”偶说“喝茶”,味道就变了。
伟大领袖毛泽东,他喜欢喝杭州龙井茶,饮茶习惯很特别。
他不仅饮茶水,还将杯中茶渣放进嘴里咀嚼吃下去,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他的吃茶习惯,是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农村养成的。
看日本人行茶道,便知抹茶是研成细末的,放入茶盏,注入沸水,茶汤浓如豆羹,小筅帚一搅,卷起千堆,待冷却后,一吃而光。
“喝茶”
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补充人体水分的不足,其目的是为了解渴。
喝茶是采用大口畅饮快咽,如在田间劳动、车间操作、剧烈运动后,大口大口的急饮快咽,直到解渴为止。
因此,喝茶,对茶叶质量、茶具配置、茶水选择,以及周围环境并无多大要求,只要能达到饮茶的卫生标准就可以了。
例如北方的大碗茶,南方的凉茶,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过路行人解渴消暑。
喝这种茶,除了要求清洁卫生之外,并无多大讲究。
一桶水,几个大碗,在人们口渴舌干之际,喝上一大碗,既可养神,又能止渴。
尽管这种饮茶方式,并无品茗雅趣,但它与当代生活节奏比较合拍,而且对茶的冲泡和饮茶方式,也没有较高的要求,具有简便实惠的特点,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喝茶也是大家的普遍说法,待客的时候问一声“要不要喝茶?”
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解渴的目的,我们的选择似乎很多,比如水、可乐、牛奶、甚至是酒。
“饮茶”
饮茶和喝茶是人们常说的两个词,但饮茶似乎比品茶更文艺一些,已经隐约有了品饮的感觉在里面。
如果深究饮茶这一说法的根源,大部分认为是从神农开始的。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其中,神农氏也就是上古三皇炎帝。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古代传说,有一次,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
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
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广东和香港地区的人都喜欢去茶馆饮早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
“品茶”
品茶重在精神,把品茶看做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生活的享受。
品茶要在“品”字上下工夫,要细细体察,徐徐品尝。通常两三知己,围桌而坐,以休闲心态去品茶。
通过观形、察色、尝味,从中获得美感,达到精神升华。
品茶,并非为了补充生理需要,其主要目的在于意境,不在多少,随意适口为止,“解渴”在品茶中已显得无足轻重了。
品茶,茶要优质,器要精致,水要美泉,周围环境最好要有诗情画意。
茶好、水灵、器精和恰到好处的烹茶火候,自然造就成了一杯好茶;加之,有一个幽雅的品茶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茶已不再是单纯的茶了,它已是综合性的生活艺术了。
悦目的茶色,甘美的茶味,清新的茶香,精湛的茶具,再配以如诗如画的环境,可谓一个完整的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