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改版主要修订
本次标准修订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用范围:合并GB 4806.6-2016和GB 4806.7-2016,增加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
原料的要求:明确植物纤维填料属于添加剂、增加对淀粉的使用要求。
理化指标: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豁免部分指标、增加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其他理化指标及其他技术要求。
附录:修改限量要求,增加2020年前公告批准的树脂。

淀粉基塑料
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导致总迁移量测试结果或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超限量,因此,针对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的总迁移量测试结果超限量时测定三氯提取物进行判定,同时豁免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
豁免原因说明:淀粉基塑料以石油基聚合物和淀粉为原料,添加塑化剂、相容剂等,以一定工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淀粉基塑料部分淀粉已经具有热塑性,不再是简单的填料,经测试发现总迁移量迁移出的物质成分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经提取更为科学合理。
高锰酸钾消耗量主要是控制还原性有机物质的总量的指标。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能导致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风险。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新增项目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芳香族伯胺危害机理明确,受关注度高,是常见、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其来源主要包括:合成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偶氮染料等的次级反应产物;聚合物单体或其他起始物的残留或自起始物中的PAA(芳香族伯胺)杂质。填补了GB 9685未对非有意添加物设定限值的空白。需要注意此项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产品,限量优先按照GB 4806.7附录A和GB 9685的限量执行。
塑料材质作为应用最广泛使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它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健活也息息相关。本标准虽然有较大的改动,但修订基于风险评估的原则,充分考虑行业实际发展水平,并参考法规/标准的指标要求,做到科学、有效、协调及可操作性,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新要求组织开展合规管理,确保生产、产品和相关技术活动符合新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注意更新辅料验收的技术要求,我司也将持续关注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的更新,助力企业做好合规管理。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制定的参与者。我们中心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出具资质的质检报告。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7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有CNAS和CMA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食品接触材料残留量测试方法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某种或某类残留物质的量,以每千克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残留物质的毫克数(mg/kg),或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与食品或食品模拟物接触的每平方分米面积中残留物质的毫克数(mg/dm2)表示。
食品接触材料非有意添加物质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非人为添加的物质,包括原辅材料带入的杂质,在生产、经营和使用等过程中的分解产物、污染物以及残留的知应中间产物。
整体来看,GB 4806.7-2023整合了GB 4806.7-2016和GB 4806.6-2016,将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纳入标准适用范围,明确了其技术要求。根据风险评估资料,查阅并参照国外相关法规,综合考虑我国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标准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好地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GB 4806.1-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本使用要求,协调各标准间的关系,多材质产品的全管理,安全阈值的管理方式,DOC等产品信息要求。
“我们使用最基本的静电纺丝,这是利用电荷从液体中绘制出的非常细的——典型的微观结构——纤维,”阿姆斯登说道。“我们将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溶解在溶剂中,采用静电过程,它会围绕一个中心迅速螺旋缠绕形成纤维丝。”到这一步为止,一切都很顺利,然而令阿姆斯登没有想到的是,当对聚合物纤维进行轴向牵引时,它会收缩并形成卷曲的结构——这与人类膝盖中自然产生的韧带胶原极为相似。“我们没想到电纺丝技术会导致纤维发生自然的卷曲,”他承认。
Rw,等.多硫中硫的质量分数对含白炭黑的低滚动阻力胎面胶性能的影响[J].谭德征,何维永摘译.轮胎工业,1999,:352一356.MandalSK,BasuDK.Reactivecompoundsforeffectiv。utilizationofsilica[J].Rubb。rCh。mistryandTechnology,1994,67:672一686.OuYC,Yu22.Effectsofalkylationofsilicafilleronrubberr。
IBM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研制出了有助开发新型聚合物和新型塑料再生方法的催化剂技术。据研究人员称,新型的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聚合物通过有机催化技术成为可能。该技术有望推动和微电子等众多市场上的可持续发展举措。研究人员在《高分子》学刊上发表论文,详述了多个环境无害的活性有机催化剂家族的开发成果。它们能把可再生资源转化为可与金属基等传统催化剂制成的现有材料相抗衡的产品。该论文还阐述了可在闭环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减少环境影响的再生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