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改版主要修订
本次标准修订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用范围:合并GB 4806.6-2016和GB 4806.7-2016,增加淀粉基塑料材料及制品。
原料的要求:明确植物纤维填料属于添加剂、增加对淀粉的使用要求。
理化指标: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豁免部分指标、增加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其他理化指标及其他技术要求。
附录:修改限量要求,增加2020年前公告批准的树脂。

淀粉基塑料
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导致总迁移量测试结果或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超限量,因此,针对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的总迁移量测试结果超限量时测定三氯提取物进行判定,同时豁免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
豁免原因说明:淀粉基塑料以石油基聚合物和淀粉为原料,添加塑化剂、相容剂等,以一定工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淀粉基塑料部分淀粉已经具有热塑性,不再是简单的填料,经测试发现总迁移量迁移出的物质成分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经提取更为科学合理。
高锰酸钾消耗量主要是控制还原性有机物质的总量的指标。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能导致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风险。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
新增项目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芳香族伯胺危害机理明确,受关注度高,是常见、典型的非有意添加物。其来源主要包括:合成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偶氮染料等的次级反应产物;聚合物单体或其他起始物的残留或自起始物中的PAA(芳香族伯胺)杂质。填补了GB 9685未对非有意添加物设定限值的空白。需要注意此项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和偶氮类着色剂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类物质的产品,限量优先按照GB 4806.7附录A和GB 9685的限量执行。
塑料材质作为应用最广泛使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它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健活也息息相关。本标准虽然有较大的改动,但修订基于风险评估的原则,充分考虑行业实际发展水平,并参考法规/标准的指标要求,做到科学、有效、协调及可操作性,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新要求组织开展合规管理,确保生产、产品和相关技术活动符合新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注意更新辅料验收的技术要求,我司也将持续关注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的更新,助力企业做好合规管理。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制定的参与者。我们中心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出具资质的质检报告。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7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有CNAS和CMA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基础树脂的管控
本次修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和风险评估结果完善了塑料树脂名单、限量及使用要求。新标准附录A补充及拆分树脂的CAS号;修改树脂的名称、物质的SML/QM和SML(T)、其他要求;删除注1-5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对于基础树脂原料不再有正己烷提取物、灼烧残渣、干燥失重等要求。
淀粉基塑料的迁移物质主要为淀粉糖类物质,导致总迁移量测试结果或高锰酸钾消耗量测试结果超限量,因此,针对淀粉含量≥40%的淀粉基塑料的总迁移量测试结果超限量时测定三氯提取物进行判定,同时豁免高锰酸钾消耗量项目。
国内与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总体来讲,一般包括以下几类项目:
1)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蒸发残渣
2)高锰酸钾消耗量
3)重金属(以铅计)
4)脱色试验
5)重金属的溶出试验:如铅、镉、砷、锑、镍等.
6)有毒有害单体残留量:如氯单体、丙烯腈单体等
7)微生物检测
WIT技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法实现复杂的热塑性中空部件的生产。它是原有气辅注塑成型技术(GIT)的改良和提升。此前,气辅注塑成型技术作为一种流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市场。而WIT最显著的优势是:部件内部可以被直接冷却。水的导热系数是气体的4倍,热容量是气体的四倍。“WIT技术与GIT技术相比,显著缩短了冷却时间,从而将生产周期缩短了25%到4%,”巴斯夫工程塑料部门亚太区负责人、高级副总裁鲍磊伟(:ndyPostlethwaite)介绍说,“除了更短的生产周期,采用WIT工艺生产的零件壁厚更薄更均匀,从而节约了系统成本,降低了部件重量。
AlwaiqAM的研究表明,虽然在CO2中加入甲苯、1-等改性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阻燃剂的分离效果;但单独使用这些溶剂进行萃取则脱卤效果更好。甲苯在6℃、大气压力下对大多数阻燃剂都能获得满意的萃取效果,萃取条件比超临界CO2萃取温和得多;不足的是甲苯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甲苯的回收及尽可能减少塑料中甲苯残留的问题。不管使用什么溶剂,萃取脱卤只能对添加型阻燃塑料有效,而不能用于反应型阻燃塑料的脱卤。解脱卤水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极好的溶解性、渗透性和反应活性。如果超临界水中有氧化剂存在,虽然塑料中的有机溴可以转化成无机溴获得很好的分离;但大部分塑料将被氧化成水和化碳而失去利用价值。除去水中的氧是必要的。AkimotoM等用纯水在4℃的超临界条件下将塑料热解油中的氯从62×1-5降到接近无氯的水平;如果加入少量的NaOH,在375℃就可以获得同样的脱溴效果,而油损失很少。UddinMA等将HIPSBr与适当的水在反应釜中加热,当到达一定温度时,水能与其中的溴反应形成溴化氢,脱溴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超过3℃,塑料被转化成液态的油。
PET化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又称聚酯。目前在客户中使用最多的是GF-PET,主要是打瓶胚。PET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变性较好,压力对粘度的影响比温度要大,主要从压力着手来改变熔体的流动性。塑料的处理由于PET大分子中含有脂基,具有一定的亲水性,粒料在高温下对水比较敏感,当水份含量超过极限时,在加工中PET分子量下降,制品带色、变脆。困此,在加工前必须对物料进行干燥,其干燥温度为15℃,4小时以上,一般为17℃,3-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