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上海汽车陈虹的提案中有这么一段话:“油品质量一直低于汽车排放标准要求的现象已经在中国延续多年,满足排放要求的油品不能同步向市场供应,这已影响到我国的节能环保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建议由国务院牵头,统筹协调、综合平衡汽车产品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油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应早于同级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
上海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陈虹这番话可谓代表着全行业的心声,就是油品再不上个档次,把减少排放的压力全部给整车厂这边是没有道理的。
最近,珠三角的多座城市开始实施“国四”标准,而全国的国四标准实施也在逐步推进中,不过,从实际情况看,推进有很大的难度。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国四”油买不到。
以中山市为例,该市规定9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四”标准,于是之前出现了“国三”汽车抢购、上牌的风潮,因为再不买,就根本不让卖了。不过,中山市环保局环境监测分局机动车污染控制室主任谭兆腾8月31日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目前国四标准的用油由省经信委统一安排和配置,目前中山还未收到油品到达的具体安排通知。
而在南京市,按照规定10月1日起全部实施国四标准,但是这个“标准”似乎仅对汽车主机生产商,根据江苏中石化人士透露,在推进国ⅳ汽油配套方面。何时在加油站上市现在还未确定。10月1日时全部换成国ⅳ油品,估计不太可能。
在佛山,虽然9月1日起就实施了国四标准,但当地特别是符合“国四”标准的柴油,也没有供应。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与车企的博弈显然是完胜的,不符合标准不让卖,这让很多拥有“国三”车型的厂家,惶恐不已;但是,地方政府和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博弈时,恐怕就要处于下风。
因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举国体制作用下,上述三座城市在国内率先实施了“国四”标准。但9月开始实施国四的广东省珠三角,;10月开始实施“国四”的江苏全省来看,石化巨头们显然无法按照什么标准来加快自己的节奏。
按照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和重型汽车的型式核准将分别于2010年7月1日和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第四阶段排放控制要求,即国四标准。而到2009年12月30日,中石化、中石油才刚刚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油品达到国三标准。
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开卖国三油品刚刚7个月,很多城市又需要升级为国四了。卫金桥老师曾经和我聊起这个话题,他提供了一个数据,三大石油炼化企业将产品全部升级为国四,其投入要达到500亿元。无论从时间,还是从投入金额都是难度巨大的。
那么国四标准给车企增加多少负担呢?国四要求汽车在国三基础上,轻型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降低50%左右,重型汽车单车排放降低30%左右,颗粒物排放降低80%以上。
这就要求汽车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需要重新匹配,并对催化器配方重新标定,加入贵金属元素,从而使电控燃油喷射的控制精度更高。据测算,整车成本相应增加3000元左右。按照我国2009年生产1379万辆汽车来粗略计算,差不多414亿元,这仅仅是1年的成本。
作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汽车企业都出得起这个钱,为什么石化企业出不起呢?
推进环保、推进节能减排的确是大政方针,一旦对企业利益形成了巨大挑战,必定受到阻力。中石化、中石油属于央企,政府不能用所谓“标准”去制约,只能怀柔;而只能用“标准”去约束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汽车生产企业,这才是排放压力被单纯施加在汽车企业上的症结所在。
因为垄断经营而获得巨额利益的炼化企业,应该为我国环保进程的加速负责,否则,仅仅制定一些无法实行的国家标准,对节能减排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