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套袋苹果外观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套袋苹果果面的黑斑点、红斑点、果锈、苦痘病、痘斑病、日灼和机械损伤等发生较严重,直接影响果品外观,降低商品价值。现将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纳如下,并提出对策。
发病原因。 1. 黑、红斑点病:造成红、黑斑点病的病菌分别是搬点落叶病的病原菌链格孢菌和霉心病的病原菌粉红单端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病菌的孢子在套袋前潜伏于幼果表面,不发病,套袋后果实处于湿度大、透气差、温度高的条件下,开始发病。尤其在7---8月份出现4日以上的连阴雨,雨后又出现数日32℃以上的高温,此病会大发生。雨前灌水的果园和郁闭果园更为严重。
2. 果锈: 是一种非侵染病害。引起果锈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套袋前使用农药不当或使用一些劣质增效剂;氮肥使用过多,磷肥严重缺乏;幼果期雨水过多因而湿度过大、果袋透气性和抗水性差、套袋时间过晚或药物刺激以及树势过弱、负载量过大和强光刺激等,都会出现果锈。
3. 日灼:套袋技术不规范,幼果在袋内不能悬空而紧贴袋壁,易形成日灼;除袋时间不当,在高温干燥强日照的天气下除袋,果实突遇高温易发生日灼;使用劣质袋、树势弱、树冠南面外围暴露果及管理水平差的果园易发生日灼。
4. 苦痘病和痘斑病;均为生理性病害。钙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根系吸收钙主要通过木质部导管,靠蒸腾液流的拉力向上运输。因套袋果实的蒸腾量很小,因而极易缺钙,发生苦痘病和痘斑病。
5. 机械损伤:套袋操作不规范,划伤或刺伤幼果;套袋过早,幼果表皮细嫩易受损伤;后期摘叶转果对果面造成伤害以及修剪时留枝过多,枝叶量过大,刮风时容易刺、划、摩伤果实。
防治措施。1. 防治黑、红斑点病,一定要在花后和套袋前这段时间抓好早期落叶病的防治,防止链格孢菌、粉红单端和聚端孢菌的侵染。休眠期彻底清扫残枝落叶;萌芽前全园喷施1次3—5°be的石硫合剂;谢花后至套袋前喷布2—3次1%的多抗霉素400倍液,或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68.75%的易宝1000倍加多抗霉素400倍液。要规范套袋技术,选用优质双层三色果袋,撑鼓袋子,打开排气防水孔,幼果悬于袋中央,果袋封口应折叠向没有纵切口的一侧,避免雨水流入增加袋内湿度。
2. 防治果锈,一要选择透气性好、防水性好、遮光度高,内层袋涂蜡均匀的优质双层袋,并适当提早套袋时间,最晚在6月底完成;二是套袋前不要使用含有硫、砷、铜的农药,或对幼果有刺激性的农药。
3. 防治日灼,必须选用优质的果袋;套袋技术要规范,避免幼果紧贴果袋;套袋时间在上午9—12时和下午3—6时;及时灌水中耕,促进根系活动,保证树体对水分的需要。苹果树行间种植白三叶等绿肥植物,可以增加园内湿度,改善果园小气候,对防治日灼也有明显的效果。
4. 防治苦痘病和痘斑病,一要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二要适时叶面补钙,套袋前喷3—4次优质钙肥。钙肥要选择不含激素、树体容易吸收的氨基酸钙或美林高效钙,喷时要把钙肥喷在果面上。除袋后再喷1次优质钙肥。
5. 减少机械损伤,套袋、摘袋和摘叶转果时要小心谨慎,不要刺伤或划
损伤果面,以免形成疤痕。修剪时轻剪长放要适度,留枝量不宜过多,以减少机械损伤。
纸袋质量差或套袋技术不规范。果袋质量差,不抗雨水刷、老化快、易破损,果袋吸水后,潮湿不易干,药水易透过果袋刺激果面等,以及套袋过晚、套袋后纸袋紧贴幼果果面、袋口封扎不严致使药水、雨水流入袋内等均可造成果锈的发生。
药剂选择不当。药剂选择不当、配比不合理、使用浓度过大、混配农药过多或局部喷药过量,都会伤害果面,使果点大而形成果锈。
喷雾质量不好。幼果期喷药时,喷雾器压力过大、雾滴过粗、近距离直接冲击果面均会伤害果面,幼果稍大时,即出现果点放大变粗形成果锈。尤其使用机动喷雾器由于压力过大,果锈发生比较严重。
病虫危害。据调查,春季白粉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果面不干净,形成果锈;苹果黄蚜、绵蚜、康氏粉介的分泌物也会使果面上形成使果锈。果树感染锈果病毒,会表现锈果症状。
果园密度过大。果园密度过大,树体结构不合理,通风透光不良,园内湿度大,水分和药液在果面上长时间附着而不干燥,极易引起果锈。而通风透光良好的果园,果锈发生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