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日本两大钢铁巨头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合并,新公司去年粗钢产量居全球排名第二。据称,两家日企合并的目的,是增强和中国、韩国钢铁巨头之间的竞争。而随着合并的完成,全球钢企座次排名实现了新一轮的洗牌。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全球钢铁工业格局发生3次转变,分别确立了3个时代的世界钢铁强国(地区)地位,它们是:美国、日本、欧洲。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收购和兼并”浪潮,造就了世界第一钢厂——美国钢铁公司;1970年,新日铁通过合并重组,宣告日本钢铁业黄金时代的来临;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的钢厂及跨国合并跃居榜首。
对于致力于打造钢铁强国的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邻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借鉴。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整个产业集中度低、落后产能过大,进而导致利润偏低,竞争力不强。大而不强,是中国钢铁企业的硬伤和软肋。
工信部即将实施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掀开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大幕。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辉清说:“现在处于世界性的大危机阶段。那么任何一个危机都意味着过去的模式是失灵的,都需要重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集中度。这决定了我们的钢铁行业未来既要重组,又要淘汰比较差的企业。这个趋势不只是钢铁行业,很多行业未来都是这个方向。”
中国钢铁行业庞大的产能却没有换来巨大的利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辆国产汽车中,有几块钢板是我们正宗国产的呢?
对于中国钢铁而言,我们擅长的是模仿和循规蹈矩,缺乏创新之举。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我们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个。
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我们早已经不需要过去那样家家户户大炼钢铁,几年超英国,几年赶超美苏了。在数量上我们已经远远把其他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甚至一个唐山的钢铁产能就相当于其他几个国家的钢铁产量。
可是现在我们的钢铁行业依然不开心,依然焦虑着。因为虽然我们的钢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的宝座,可是我们的轮船战舰依然难以用上真正属于自己的船板,特别是轮船的底部。
现在的中国钢铁业更像是一个莽汉,看起来很唬人,实际却是处处受制于人。
如何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呢?在笔者看来梳理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像武侠小说里面打通任督二脉是一个道理。
现在的中国钢铁行业要做的是内部结构的治理工作。通过这种梳理才能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具备和其他钢铁强国掰手腕的机会。
现在我们的钢铁产能上来了,可是我们不希望以后用一堆建材排队去换一块船板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所以现在的中国钢铁行业,技术产业创新势在必行。特别是大型钢企,现在要做的不是抢地盘盘剥代理商,而是要在如何做强方面下功夫。因为这是企业的一种国家责任,而不应该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为了几毛钱的价格战吵来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