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与本草纲目
黑木耳别名:木耳。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 黑木耳的营养成分,据现代科学分析,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粗纤维7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0.15毫克,维生素b20.55毫克,烟酸2.7毫克。其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分别比白木耳高出一倍、两倍至五倍。在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因此,黑木耳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常作为烹调各式中、西名菜佳肴的配料,或和红枣、莲子加糖炖熟,作为四季皆宜的佳美点心,不仅清脆鲜美,滑嫩爽喉,而且有增加食欲和滋补强身的作用。黑木耳具有一定吸附能力;对人体有清涤胃肠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因此,它又是纺织工人、矿山工人和理发员所不可缺少的一种保健食品。
黑木耳还可作药用。历代医学家对于黑木耳的药效都有详细的记载,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干,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我国医学历来认为黑木耳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等功效。是中医用来治疗腰腿疼痛,手足抽筋麻木,痔疮出血和产后虚弱等病症常用的配方药物。据国外报道,黑木耳能减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特殊的效益。黑木耳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42.6%。我国民间也有用黑木耳加水煎服,来治疗妇女子宫颈癌和*癌。
黑木耳的药理作用最早被人们发现和应用的恐怕要算止血。据中医文献记载,黑木耳味甘性平,入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功用。宋朝刘涓子《鬼遗方》中即有黑木耳治痔出血的记载;《日用本草》称它“治肠癖下血”。据分析,黑木耳的止血作用可能与其中的卵磷脂有关。
令人惊奇的是,黑木耳还有一种与止血截然相反的作用——抗血凝。1980年,国外一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进食过黑木耳的人,体内血小板不易集聚,因而可发生出血倾向。后经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确认黑木耳中抑制血小板集聚的有效成分为腺嘌呤核苷。黑木耳的抗凝血作用,临床上用于预防各种大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后血栓、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冠心病及高血压脑血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