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其作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报告中还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些都需要在保持稳定就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如何能够稳定就业数量,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一份亮丽的就业形势清单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消息来看,今年1—10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23万人,不仅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任务,而且新增总量为2004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着实不易。 从世界形势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截至2011年底,全球失业者总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96亿人,发达经济体和欧盟国家平均失业率为8.5%。今年一季度,西班牙失业率达到24.4%,创20年来新高,居欧洲国家之首,全国有170万个零就业家庭。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分析,2012年全球失业人数预计将增至2.02亿人,失业率将达到6.1%,2013年还将有500万人失去工作,失业率将进一步上升为6.2%。2012年至2016年间,全球失业率预计将保持在6%以上。 对比之下,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却保持稳定,并且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创新高。考虑到我国宏观经济已于近期逐步企稳,所以全年整体应会有更好表现。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看,目前就业结构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从地区来看,我国东部一些省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幅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增幅高于去年同期,一些西部省份增幅甚至达到50%以上。从行业情况看,制造业用人需求在下降,但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用人需求在上升。从对企业的抽样调查情况看,企业用工规模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普遍性的大规模裁员现象。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稳步增长,虽然6、7月份返乡农民工数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这也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落实有关,很多农民在农村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也能够获得接近于城市一般打工的收益。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10年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就业格局的视角看,不论是就业规模,还是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素质结构,或是就业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2002年至2011年,城镇就业规模增加了11791万人,年均增加1170多万人。10年间,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先是在2003年稳定下降到50%以内,接着又在2008年下降到40%以内,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占比又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4.8:29.5:35.7。这些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当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也应该对就业形势时刻保持警惕。尽管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维持在4.1%的较低水平,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却出现了有所增加的趋势。从月度表现看,城镇新增就业增幅有所下降,在东部一些省份表现得尤其明显。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指出,这些新特征,集中反映了当前就业形势的复杂性、结构矛盾的突出性等特点。 就业形势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增速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一度下降幅度较大,为什么就业却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呢? “事实上,就业形势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增速。”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表示,虽然经济增长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现在经济增速的趋缓是我国主动进行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必然表现。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很大,要保持就业形势的稳定,不能单靠经济增速,还要靠调整就业结构。只要经济形势不急剧地下滑波动,对就业的影响就不用过分担心。 莫荣表示,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毕竟始终在增长,而且保持着7%以上的增速,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是很高的,这意味着我们会持续不断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我国实行了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也更关注就业增长。 从“十二五”开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由过去“增长优先”到“就业优先”的重大转变时期。就业优先是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位的战略,也是国家发展最重要、最优先的战略。莫荣说,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意味着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把促进就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部进程,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促进就业的增长。这使得我国在推行新的改革措施、进行结构调整时,会一并把对就业的影响考虑进去,并把扩大就业作为政策的一个内容。比如今年以来一些发展服务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都会对就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一套渐趋完整的就业政策体系开始形成,在应对困难的过程中相对而言也比较好地发挥了一定的合力,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帮助就业的互动机制较之于以前发挥了更好的作用。”苏海南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载体,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新体系,其服务网络已延伸到了中央、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六级,服务手段日益完善。与此同时,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国家加强了对就业形势分析和就业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手段。这些制度使就业服务发挥应有作用,稳定了岗位。 信长星表示,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没有变,这为解决好就业问题提供了强劲动力。此外,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我国人力资源结构逐步改善,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是就业稳定向好的重要基础。 向人口红利要人才红利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信长星说,这一新理念的提出,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反映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其实,高质量的就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莫荣认为,通过就业来增加消费,这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势下,要更多地把过去依靠物质资源、资本的发展方式,转到依靠人力资源上来。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我们过去主要是靠外需拉动,依靠人口红利,给世界做一些简单劳动,为全球打工。虽然我们也赚到了一些利润,但那是非常微薄的,中国留下的更多是一些不环保产业和一些“血汗”工厂。我们今后要通过品牌建设,强化知识经济,以用大脑挣钱取代用肌肉挣钱,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我们不要人口红利,而要人才红利。”杨宜勇说。 人社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指出,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都是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张丽宾表示,从产业上看,吸纳就业最多的服务业在我国发展得不太好;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层次低,中高端人才无用武之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吸纳就业最多的是一些低端的行业,很多岗位由于待遇太低,又很难招到劳动者。同时她认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有体制性的原因。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一直很严重,由于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其就业机会质量更优,也对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形成一种干扰。这些年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增加几十万人,他们都很向往体制内的岗位,而体制内的岗位又十分有限,形成一种结构性矛盾。“总之,要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实现可持续的充分就业,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上下工夫,对人才政策、就业政策进行调整。”张丽宾说。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信长星说,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情况下,就业工作还需要加倍努力。要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着力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