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官是有境界的。这个境界,表现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上和可持续、真感情上。不在动辄“大手笔”、“超常规”上。“大手笔”固然好,但太大了,也许会漏掉普通群众关心的一些小事;“超常规”固然妙,但“超”一旦过了,留下的空白地带照样会迈着它“常规”的步子走。要紧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手笔”天天要动,“步子”日日要行。如此,即便手笔再小,也会积小成大;即使步子再碎,也会积碎成整。毕竟,只要荧荧不灭,就是一座高山也能焚烧;只要涓涓不绝,尽管只是细流也终可成河。
(二)
为官总有任期,这就有一个如何对待前任与后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的境界,不在“埋怨”与“夸耀”上:埋怨前任有诸多不是,夸耀自己有多大能耐;而在“感恩”与“不安”上:感谢前任留下的“家底”,为自己奠定了极好的工作基础,或者为自己大显身手留下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深怀不安之情,深怕自己任内的问题潜伏下来,为继任者留下隐患,从而在任内脚踏实地干事业,夹着尾巴做人,尽量使任内的一切工作能做到显善政于当年,打基础于后人,留美容于后代。
(三)
为官就要决策。决策彰显境界。这个境界,既要有“自我之境”,也要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就是有主见,敢担当;无我之境,就是用人广近贤,定策多听言。避免那种在特定时期时时事事要我在、事事时时着我彩的个体英雄再现。
(四)
为官的境界常常不是表现在造物上,而是表现在待人上。造的物再雄伟、再壮美,无非是让人感叹,而不会让人感动。而待人如绵,特别是对那些满身是油香的工人、满身是土香的农民或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送他们一句温馨的话语,递他们一个温暖的眼神,甚至坐下来,拉拉家常话,共吃一锅饭,会让他们心动、情动、行动。只要心中有群众,即便是衣着平平,出言平平,照样能得到民尊、民信、民服。反之,即便是盛其服,文其容,群众也不会买你的账。
(五)
为官的境界亦常常不是在大会的讲稿中,而是在日常的言谈话语里,特别是在三五至朋或独处时的表现中。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是“台上他讲人,台下人讲他”?关键是他本人变成了“两面人”。如此言显行成,安能率人服众。
(六)
为官的境界还表现在对待功与过上。勤奋、努力地工作,会有功,也可能会有过。“功”在掌握了事情的发展规律,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使愿望变成现实;“过”在主观跟不上客观,计划赶不上变化,虽有苦劳,但无功劳。当然,也许还有更多的其他原因。此时也许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境界:是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出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利再战,还是有功全揽、有过全推,出了问题遮遮掩掩,甚至把丧事当作喜事办,死马当作活马医,两种做法,两种境界,两种结果,自不待言。
(七)
为官的境界也表现在对待烦心事、逆心事、伤心事上。碰到这样的事儿,
无需张开双臂欢迎,绽开笑脸相迎,只要觉得人生中碰到这样的事儿实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即可。有了这样的境界,就会碰到烦心的事,不烦,细细解决;遇到逆心的事,不急,缓缓处理;撞到伤心的事,不怨,慢慢化解。
(八)
为官的境界更表现在用人上。用人是搞五湖四海,还是搞团团伙伙,很能看出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境界有多高,也能预测出这个单位的走势与兴衰。毕竟,安危出在政令,存亡在其所任。如果德不当而放其位,功不当而授其禄,能不当而任其官,这个单位恐怕是既难“盛”,又难“进”了。生活的教科书上自古而今写就的黑体字从来就是:不盛就衰,不进就退。尤其是在万船竞发、百舸争流的时期。更要命的,生活从来还有“上有毫发之意,下有丘山之取”的教诲。这种“教”一旦居于上而未改,“俗”就会成于下为文化。而文化的力量从来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长此下去,造成的后果也许让人始料不及。这的确让人更警惕、更防范。
(九)
为官的境界说到底是表现在“为人”或是“为己”上。为人,也有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哲人曾有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之,非不能也。“不为”与“不能”是两种做法、两个概念。现在的问题是,有人把“不为”当作“不能”干了,结果使小事拖大,大事变炸。还有的,不是先理身、后理人,先理大、后理小,先理强、后理弱,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内、后理外,先理近、后理远,先理令、后理罚,先理纲、后理纪,而是把先后次序来了个颠倒,结果使理也乱,剪不断。还有的,安上不是为了悦下,而是压下;为己不是为了利人,而是损人,结果使民怨多多。历史从来是,以乐乐民者,其乐弥长;以乐乐身者,不乐而亡。即便是教育群众,也只能是先代表群众;即便是提供服务,也只有让人民群众得到真实利益的服务才叫好服务。如此,才可群众拥护、百姓欢迎,并在他们心中立上一座永远不会朽的丰碑。
(作者系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 张保振)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http://www.zhlzw.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