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鉴定的目的是查明围墙开裂的原因,评估围墙的安全性,为后续的维修处理提供依据。
三、检测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 2019)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 - 2011)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 - 2016)
围墙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如有)
四、检测内容及方法
外观检查
对围墙整体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记录围墙表面的裂缝分布、宽度、长度、走向等情况。使用裂缝观测仪测量裂缝宽度,用钢尺测量裂缝长度。
检查围墙墙体的砌筑质量,包括砖的砌筑方式、灰缝饱满度、砂浆强度等。
查看围墙基础的外观情况,是否存在下沉、开裂等现象。
倾斜度检测
在围墙顶部和底部适当位置设置测量点,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围墙的倾斜度。
沿围墙长度方向均匀选取多个测量段,每个测量段至少测量两个方向的倾斜度。
基础沉降观测
在围墙基础上设置沉降观测点,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围墙基础的沉降情况,一般在围墙的角点、中点及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部位设置观测点。
进行多次观测,获取基础沉降的数值及变化趋势。
材料强度检测
对于砖砌围墙,采用回弹法或钻芯法检测砖和砂浆的强度。
回弹法检测时,在墙体表面均匀布置测区,每个测区测量多个回弹值,通过计算得出砖或砂浆的抗压强度推定值。
钻芯法检测时,从墙体上钻取芯样,在实验室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材料的实际强度。
五、检测结果
外观检查结果
围墙墙体存在多条裂缝,裂缝主要分布在 [具体位置]。其中,大裂缝宽度为 [X] mm,长度为 [X] m,裂缝走向多为 [具体走向]。
部分墙体砖砌筑不规范,灰缝饱满度不足,局部砂浆有疏松、脱落现象。
围墙基础在 [具体位置] 发现有下沉和开裂迹象,裂缝宽度约为 [X] mm。
倾斜度检测结果
经测量,围墙在 [测量方向] 的大倾斜度为 [X]‰,超过了 [规范规定的限值]。倾斜主要集中在 [具体部位]。
基础沉降观测结果
通过沉降观测,发现围墙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其中,[观测点编号] 的沉降量大,为 [X] mm,且在近一次观测中沉降量仍有增加的趋势。
材料强度检测结果
砖的抗压强度推定值为 [X] MPa,砂浆的抗压强度推定值为 [X] MPa,均低于设计强度要求。
六、原因分析
基础不均匀沉降
围墙基础可能未经过充分的地质勘察,地基承载力不足。在围墙建成后,由于地基土的压缩性差异,导致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墙体开裂和倾斜。
围墙周边的地面堆载、地下水变化或相邻建筑物的施工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地基土的稳定性,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
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问题
砖和砂浆的强度不足,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当或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搅拌、砌筑等操作所致。
施工时灰缝饱满度不足、砌筑不规范等问题,会削弱墙体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
外界因素影响
围墙可能遭受过车辆碰撞、强风等外力作用,导致墙体受力不均,产生裂缝和倾斜。
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也可能对围墙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墙体与基础的连接处,如果伸缩缝设置不合理,容易产生裂缝。
七、安全性鉴定
根据检测结果和原因分析,依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 - 2016),对围墙的安全性进行鉴定。
综合考虑围墙的裂缝宽度、长度、倾斜度、基础沉降以及材料强度等因素,该围墙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 [具体等级,如 C 级或 D 级]。
[具体等级] 的围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处理建议
对于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建议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如注浆加固、锚杆静压桩加固等。加固设计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实际情况进行,确保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对开裂的墙体,应根据裂缝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宽度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即清理裂缝表面后,用水泥砂浆或专用的裂缝封闭材料进行封闭;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应采用压力灌浆法进行处理,将灌浆材料灌入裂缝中,填充裂缝并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对于强度不足的砖和砂浆,可考虑对墙体进行加固,如增设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增设构造柱和圈梁加固等。加固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加固质量。
在围墙修复完成后,应定期对围墙进行检查和维护,观察围墙的使用情况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九、结论
通过对围墙的检测鉴定,明确了围墙开裂的原因和安全性状况。该围墙存在基础不均匀沉降、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问题和外界因素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开裂和倾斜,安全性等级为 [具体等级]。建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修复加固,并加强后期的检查维护,以确保围墙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