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后再生PCR认证认可的标准
消费后再生PCR(Post-Consumer Recycled)认证主要依据ISO14021标准,这是一套针对消费后的再生材料建立的可追溯验证的管理认证体系。该体系要求企业从废塑料原材料辨识、采购、运输到工厂再生生产的全链条都具有可追溯信息,确保真正做到消费后塑料回收再利用,并减少塑料污染。
具体来说,PCR认证认可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可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用可再生资源。
2.环境可持续:对环境负责的生产方式,以保护土壤、水和空气。
3.PCR管理体系:包括PCR手册、程序、培训系统、管理评审以及PCR数据管理。
4.供应链追溯:从下单、采购、生产、仓储及产线规划等环节都需遵循PCR监管标准,并确保PCR标识和声明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此外,PCR认证还通常会对产品中的PCR材料含量有一定的要求或标准,以确保产品确实使用了足够的PCR材料,从而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PCR认证过程中常见问题点:
A.PCR材料的可追溯性:
1.某些企业可能无法提供完整的PCR材料来源证明,或提供的证明文件不真实、不完整。
2.审核员在检查申请材料时,会核实回收过程、再生原料的使用情况,并检查生产记录、原料采购记录、销售记录等,以确认PCR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B.质量控制体系:
1.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可能存在漏洞,如检测标准不明确、检测频率不足、检测记录不完整等。
2.认证机构会对产品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物理性能、生物可分解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C.生产过程:
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环保违规行为,如排放超标、能源消耗过高等。
2.审核员会检查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符合环保标准。
D.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1.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如忽视劳工权益保护、存在腐败问题等。
2.审核员会检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确保其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
E.申请材料:企业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可能存在遗漏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如缺少必要的证明文件、描述不准确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企业在申请PCR认证前,应充分了解认证要求和流程,并进行充分的自查和准备。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认证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确保认证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