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行业许可证办理房屋检测鉴定报告
一、既有建筑的检测
既有建筑正常检查的对象可为建筑构件表面的裂缝、损伤、过大的位移或变形,建筑物内外装饰层是否出现脱落空鼓,栏杆扶手是否松动失效等;既有工业建筑的正常检查工作可结合产设备的年检进行。
当年检发现存在影响既有建筑正常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维修;当发现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建筑结构的检测。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常规检测,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时间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
建筑结构的常规检测应根据既有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环境类别等确定检测重点、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建筑结构的常规检测宜以下列部位为检测重点:
1)出现渗水漏水部位的构件;
2)受到较大反复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的构件;
3)暴露在室外的构件;
4)受到腐蚀性介质侵蚀的构件;
5)受到污染影响的构件;
6)与侵蚀性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
7)受到冻融影响的构件;
8)委托方年检怀疑有安全隐患的构件;
9)*受到磨损、冲撞损伤的构件。
实施建筑结构常规检测的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有关结构安全性、使用安全性及结构耐久性等方面的有效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
房屋检测工作*部分面对的是既有建筑,现将有关既有建筑的总体技术要求归纳如下:
1、既有结构延长使用年限、改变用途、改建、扩建或需要进行加固、修复等,均应对其进行评定、验算或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由申请单位确定。
2、 对既有结构进行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抗灾害能力进行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评定结果、使用要求和后续使用年限确定既有结构的安全情况。
(2) 既有结构改变用途或延长使用年**,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宜符合《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的有关规定;
(3) 对既有结构进行改建、扩建或加固改造而重新设计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4) 既有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宜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5) 必要时可对使用功能作相应的调整,提出限制使用的要求。
房屋安全鉴定是是对房屋结构和材料安全进行全面勘察,并通过详细的数据计算分析,得出房屋安全状况。下面是近些年来常见的房屋安全鉴定类型和检测方法。
01 房屋安全性鉴定
检测对象主要为上世纪50年代以后建造的房屋,属于常规的安全鉴定检查,也是房屋安全类型中常见的一种。鉴定的复杂程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此类型房屋往往受使用环境的因素而影响。
02 房屋正常使用性鉴定
该类型房屋鉴定侧重考虑是否影响使用人正常的使用性,比如装饰装修破损、漏水、空鼓等现象等。而查勘中较侧重于对图纸的复核,现场的实际环境。往往产权补登或者改变房屋使用功能等常进行此类型的房屋鉴定。
03 房屋改建结构的安全鉴定
此类型房屋主要为改造内部整体结构或者接建新房屋增大荷载等。鉴定的重点就是复核验算,检查其改造前和改造后对房屋整体是否产生了影响,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04 房屋构件的安全鉴定
此类型鉴定对局部某一单个构件进行安全鉴定,
如房屋拆改的混凝土梁、板、柱等单个构件对于房屋的体系是否造成影响,
其是否会有破坏发展的迹象等进行详细地查勘鉴定。
危害房屋安全的行为会使房屋产生新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行为:
1、改变房屋原设计用途或使用性质。例如:将原设计为民用住宅的建筑改为工业厂房。
2、拆改房屋承重结构和基础结构;
3、拆改与房屋结构垂直连体的非房屋承重结构;
4、拆改公共建筑中具有房屋抗震、*整体功能的非承重结构;
5、拆除承重墙或在墙体上开挖壁柜、增设门窗、拆窗改门或者扩大原有门窗尺寸;
6、擅自在楼面、屋面增设分隔墙体、剔槽、开洞、扩洞;
7、**过设计标准、规范,增加房屋使用荷载、堆放物品;
8、擅自改动、损坏房屋原有设施设备及其它妨碍正常使用的行为;
在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检测单位资质问题、检测鉴定科学性问题和鉴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等,为此就下面问题谈几点看法:
—— 一、检测、鉴定工作的资质问题 ——
资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经常有业主需要检测报告来进行诉讼,**鉴定等后续措施,如果辛辛苦苦检测出来的数据无法得到法律认可,那很多质量问题就没办法进行维权,利益就会受到损失。
任何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工作的开展均依赖于检测数据,若检测数据全面、详细和准确,其鉴定工作的科学性也越强,然而什么样的检测数据才具有法律效力呢?
根据“计量法”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数据的产品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计量行政部门对其鉴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也就是经计量认证,**检测资质、具有CMA章的单位,用经计量认证的检测仪器经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检测的试验数据,在其出具的检测数据上盖有CMA章的检测数据方具有法律效力,其它单位或各人提供的数据不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只有经过CMA认证的单位才具有出具鉴定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