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厦门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号召,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进一步简化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的相关手续,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目的:通过备案登记制管理,规范企业的境外融资行为,防止过度借贷和债务风险,同时保护投资者权益。
企业资质:企业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外债管理的法规与政策。
信用状况:企业应具备良好的信用记录,避免在外汇管理、税务等方面出现违规行为。
还款能力:企业应客观、准确地评估自身的还款能力,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备案材料: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包括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财务报表:近三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和近一期的财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融资方案:包括借款规模、用途、还款计划等,需详细说明融资的目的和资金的使用方向。
风险评估报告:对企业外债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其他相关材料:如贷款协议、担保合同、境外债权人资料等。
备案流程:
前期准备:企业需提前进行规划与准备,了解政策要求,评估自身条件,并准备相关材料。
提交申请:企业向厦门市发展改革委或指定的金融机构提交备案申请及相关材料。
审核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判断外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能力、资金用途是否合规等。
备案登记:审核通过后,外汇管理部门将出具《外债登记证明》或进行电子备案登记。
企业凭备案证明办理外债资金的结汇和入境手续。
企业应按照备案内容使用外债资金,确保资金用途与备案相符,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或挪用资金。
企业需定期向外汇管理局报告外债的变动情况和使用情况,包括借款金额、还款计划等。
如有重大事项变更,需及时报告并办理变更手续。
改审批为备案: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效率。
简化手续:减少了企业办理外债备案的繁琐步骤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