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政策:企业应充分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外债备案登记的政策要求,包括zui新的法规、通知和指南。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和厦门市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
准备相关材料:根据《企业借用外债备案登记办事指南》,企业需要准备一系列相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基本情况介绍;近三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和近一期的财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外债发行方案、外债资金用途、还款计划等融资方案说明。
提交申请:企业应向所在地外汇管理局提交外债备案申请,并提供上述准备的材料。自2020年11月1日起,企业申请中长期外债备案登记、信息报送、重大事项报告、应询反馈等均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办理。
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政务服务大厅收到全部申请材料后,窗口工作人员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外汇管理部门将根据材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企业应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审核不通过。
内部管理制度:建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内部法律意见书的出具规范和风险管理制度。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政策,确保外债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风险控制。
风险评估与还款计划:企业应客观、准确地评估自身的还款能力,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同时,应持续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并确保自身行为始终合规。
定期报告:在简化事前审核的背景下,企业在外债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向发改委报送信息,及时提供外债使用情况及资金回流情况。如有隐瞒、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会受到相应的监管措施予以惩戒。
合规使用资金:企业应明确外债资金的用途,并确保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外汇管理规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还需列明拟置换境外债务的详细信息,并提交《企业发行外债真实性承诺函》。
关注政策变化:企业应持续关注国家和地方关于外债备案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备案策略和材料准备。
加强沟通协作:在备案过程中,企业应加强与外汇管理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备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持企业信用:企业应保持良好的企业信用记录,避免在税务、管理等方面出现违规行为,以免影响外债备案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