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通常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或外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效率及合规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和评估的过程。以下是关于企业审计办理全流程的速览:
一、审计准备阶段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的具体目的,如检查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
了解被审计单位: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包括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组织结构、内部控制情况等。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范围、时间表、所需资源等。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外部审计):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
发出审计通知书:在审计前,通知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时间、目标和范围,并要求其准备相关的文件、报表和其他资料。
实施现场审计:
审计调查: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召开审计座谈会,了解基本情况;实地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地点、设备、职员及业务情况;研究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及实地考察过程中得到的文件资料。
分析性程序及符合性测试:通过比较、比率和趋势分析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描述和分析内部控制设计的恰当性;初步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实质性测试及详细审查: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如抽样测试、流程穿行测试等,详细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情况。
审计情况汇总:审计人员整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证据,形成审计情况汇总报告。
形成审计报告初稿:根据审计情况汇总报告,编写审计报告初稿,包括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发现、审计建议等内容。
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将审计报告初稿发送给被审计单位,征询其意见并进行沟通。
出具正式审计报告: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修改审计报告初稿,并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跟踪整改情况:监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其效果。
审计档案整理:将审计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等进行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查阅。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应保持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确保双方对审计目的有共同的理解。
审计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企业应定期开展审计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响应,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审计办理全流程包括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和审计后续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步骤,需要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