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BM35钴钼钨系高速钢的化学成分与加工性能
## 一、化学成分
1. **钴(Co)**
- 钴是BM35高速钢中的重要元素,含量相对较高,通常在4% - 10%左右。钴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红硬性。在高温环境下,钴原子能够强化基体,抑制晶粒长大,从而使钢在高温切削时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例如,在切削温度达到600 - 700°C时,含钴的BM35高速钢相比不含钴的高速钢,硬度下降幅度更小。
2. **钼(Mo)**
- 钼的含量一般在5% - 9%之间。钼与碳形成碳化钼(MoC),碳化钼具有高硬度。钼的加入有助于细化晶粒,提高钢的韧性和强度。同时,钼还能降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在淬火过程中,能使钢获得均匀的马氏体组织,这对于提高钢的综合性能非常重要。
3. **钨(W)**
- 钨在BM35高速钢中的含量大约为5% - 12%。钨与碳形成碳化钨(WC),WC的硬度极高,仅次于金刚石。碳化钨弥散分布在钢的基体中,为钢提供了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能够抵抗刀具的磨损,保持切削刃的锋利。
4. **铬(Cr)**
- 铬的含量在3% - 5%左右。铬主要起到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的作用。在切削加工时,尤其是加工一些容易使刀具表面氧化的材料时,铬能保证刀具表面的稳定性,防止过早的氧化磨损。铬也有助于提高钢的淬透性,使钢在淬火后组织更加均匀。
5. **碳(C)**
- 碳含量一般在0.8% - 1.2%。碳是形成碳化物的基本元素,合适的碳含量能够确保与钴、钼、钨等合金元素充分形成碳化物,从而发挥这些合金元素的作用。如果碳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碳化物粗大、不均匀,影响钢的韧性和加工性能;如果碳含量过低,则碳化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要求。
## 二、加工性能
1. **切削加工性能**
- **切削速度**:由于BM35高速钢具有较高的红硬性,在切削加工时能够承受较高的切削速度。例如,在切削硬度较高的合金钢时,其切削速度可以比普通高速钢提高30% - 60%。这使得加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切削任务。
- **刀具寿命**:BM35高速钢中的合金元素形成的各种碳化物,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刃口的磨损速度较慢。例如,在连续切削硬度为HRC45 - 55的钢材时,刀具的使用寿命可比普通高速钢刀具长40% - 90%。这意味着在长时间的切削加工中,不需要频繁更换刀具,降低了加工成本。
- **切削力**:BM35高速钢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在切削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在粗加工时,较大的切削力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工件材料。例如,在对大型铸钢件进行粗加工时,BM35高速钢刀具能够稳定地进行切削,不会出现刀具折断等现象。
2. **热加工性能**
- **锻造性能**:在锻造过程中,BM35高速钢需要严格控制锻造温度和锻造比。始锻温度一般在1000 - 1050°C左右,终锻温度不能过低,通常应在850 - 900°C以上。合适的锻造比(例如3 - 5)能够破碎铸态组织中的粗大碳化物,使锻造后的组织更加均匀。如果锻造温度过高或锻造比过大,可能会导致晶粒长大,影响钢的性能;如果锻造温度过低或锻造比不足,则无法有效改善铸态组织。
- **热处理性能**
- **淬火**:BM35高速钢的淬火温度通常在1150 - 1200°C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合金元素能够充分固溶到奥氏体中。淬火冷却介质一般采用油冷或盐浴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奥氏体晶粒长大,降低钢的韧性;如果淬火温度过低,则合金元素固溶不充分,影响钢的硬度和红硬性。
- **回火**:回火是稳定BM35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重要工序。回火温度一般在500 - 600°C之间,需要进行多次回火(通常2 - 3次)。通过回火,可以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钢的韧性,同时保持较高的硬度和红硬性。如果回火不充分,钢中会残留较大的淬火应力,容易导致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