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与土壤平衡施肥
据研究认为,目前作物的产量仅为其增产潜力的30—35%左右,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为了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通过对作物养分供应来源的研究,其主要来源有二:由土壤供给和由施肥供给。施肥的供给途径一是通过根部吸收;二是通过叶面(包括茎部)吸收,大量的试验据证明,施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可达27—50%。
作物所需养分供应不足有两种含义,即土壤作为,作物养分的提供其本身的库容量有限或施肥量不足;再者是作物需用的营养元素种数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各生育阶段是不同的。因此如何满足作物在各生育阶段的需养分比例和数量,以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是当前作物与土壤平衡施肥的主要内容。
作物与土壤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需要。
一 作物的需肥特性
作物需肥的三特性
1,全元性: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已知有必需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有益元素—硅,钴,钠,硒等和植物营养辅助元素—稀土,钛等。近年来硅素在世界上公认为第四大元素,即:氮、磷、钾、硅。分析测定证明,所有作物株体中或多或少的都含有上述元素。
2,适宜比例性:上述各种元素在作物体中含量比例有所不同,作物不同,各种元素含量,比例不同生育期其含量和比例也不相同(见图2)
3,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各种元素需用时的临界期和临量方向。
二 作物需肥三定律
报酬递减律:1缓效区,2对数增效区——最佳施肥区,3肥效平蘅区,4肥效递减区
最小养分律:又称木桶效应。起主导作用的是最短的一块木板。
交互因子作用律:1协和效应:两个和两个以上因子配合一起可明显增效。大于任何一个单因子的效果。2拮抗效应:两个和两个以上因子配合一起,其增效作用明显小于各单。一因子的效果,如磷施过多易缺锌缺铁。
三 平衡施肥的要点
1, 根据作物,土壤的需求和供给特性,通过实验确定作物的农化配方再根据化肥类型设计出工艺配方进行复混肥料的生产。
2,将复混肥规划出施肥量,施肥方式,施肥时期,和各期的用肥量比例,按规划操作。
3,施肥应于浇水,病虫害防治,锄草等操作合理配合。
河北上瑞种业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