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抗震鉴定检测有资质单位,鉴定主要依据和要求
1、依据。严格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危房鉴定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防洪标准》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专业规则,进行幼儿园校舍结构可靠性、抗震能力、综合防灾能力等方面的鉴定。
2、工作要求。
(1)鉴定应分类实施。已经过县级以上有资质的鉴定部门排查并形成鉴定报告的校舍、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校舍和正在建设的项目可不再重新鉴定。重点鉴定2015年以前校舍的抗震设防情况。要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和有关防灾要求进行鉴定,不留死角。
(2)校舍建筑安全鉴定
1、校舍安全鉴定。由县区校安办委托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或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承担鉴定工作(地震部门、建委配合工作)并出具鉴定报告。在安全鉴定过程中,对需要进行实体检测的校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负责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2、校舍抗震鉴定。经安全鉴定为Asu、Bsu、Csu的校舍,需进行抗震鉴定。抗震鉴定应由县区校安办委托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或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承担鉴定工作(地震部门、建委配合工作)并出具《抗震鉴定报告》。在抗震鉴定过程中,对需要进行实体检测的校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负责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3、校舍消防安全鉴定。由消防部门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需要进行消防鉴定的校舍进行鉴定,出具鉴定报告。
4、校舍防雷安全鉴定。由气象部门负责,组织防雷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对防雷装置进行鉴定,出具鉴定报告。
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平台。然而,确保这些机构的房屋安全,尤其是抗震性能,至关重要。房屋抗震评级是对教育培训机构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首先,进行房屋抗震评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巢湖市地处一定的地震活动区域,地震可能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通常有大量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一旦房屋在地震中受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通过抗震评级可以及时发现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房屋抗震评级的过程通常包括多个环节。一是对房屋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包括建筑年代、结构类型、使用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房屋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二是对房屋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检测。专业的检测人员会检查房屋的地基、基础、墙体、梁柱等主要结构构件,判断其是否存在裂缝、变形、腐蚀等问题。同时,还会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检测仪、钢筋扫描仪等,对结构的材料强度、构件尺寸等进行jingque测量。
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抗震性能的计算和分析。根据巢湖市的地震设防要求和相关规范,计算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评估其抗震能力。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震的强度、房屋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等。如果计算结果表明房屋的抗震能力不足,就需要提出相应的加固建议。
加固建议通常包括结构加固和非结构加固两个方面。结构加固主要是对房屋的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如增加梁柱的截面尺寸、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等。非结构加固则是对房屋的附属设施进行加固,如加固门窗、吊顶、电气设备等,以防止在地震中掉落伤人。
此外,房屋抗震评级还需要考虑教育培训机构的特殊需求。例如,教室的布局和疏散通道的设置是否合理,在地震发生时能否确保师生迅速安全地疏散。同时,还需要对房屋的消防设施、电气安全等进行检查,确保在地震等紧急情况下不会引发其他安全事故。
总之,巢湖市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房屋抗震评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的评级和合理的加固措施,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这不仅是对师生生命安全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一份重要贡献。
抗震鉴定、加固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横墙间距主要为保证横向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抗侧力构件和顺利传递地震剪力的途径。间距与楼盖的刚度有关。抗震规范把楼盖按刚度分为3类,即刚度较大的现浇或装配整体式楼盖,中等刚度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和刚度极差的木楼盖。对横墙布置间距,必须遵守横向地震作用下横墙的距离以不使纵墙出现平面外破坏为准。在确定横墙的间距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及技术经济指标和使用上的合理要求。《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5.2节表5.2.2对砌体房屋刚性体系抗震横墙的间距作了规定,在表5.2.14-1 体系影响系数值规定:“当横墙间距超过表5.2.2 值4m以内时,楼层的墙体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计算时应乘以0.90的体系影响系数”。也就是说:当抗震横墙的间距超过表5.2.2对砌体房屋刚性体系抗震横墙的间距规定值4m以内时,可以通过第二级鉴定验算楼层的墙体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当该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评定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只有当楼层的墙体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时,才需进行加固,且应根据建筑物现场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并非必须通过加固使原有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满足表5.2.2的规定,而是只要通过加固使楼层的墙体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0即可。但在实际中小学校舍鉴定、加固过程中,不少单位不能做到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只要抗震横墙间距不满足表5.2.2的规定,就要想尽办法使其达到表5.2.2的要求。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学校教学楼,抗震横墙间距一般为9~11m,大于表5.2.2规定,但超过值均在4m以内。鉴定、加固设计时千篇一律,通过在原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上增加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将原来的装配式楼盖改变为装配整体式楼盖,这样,理论上横墙间距就满足规范要求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是预制圆孔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28左右,对其进行大面积人工凿毛处理难度非常大,往往处理不到位,清理不干净,造成后浇叠合层空鼓、开裂,与原有预制板结合不好,有的现浇层甚至除了增加荷载外,根本形成不了整体式楼、屋盖结构;现场还发现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节省人力,就直接将公路凿毛的机械用到楼板凿毛处理上,这种机械振动相当大,用它对砌体房屋的楼、屋面板进行大面积凿毛,将直接损伤承重墙体,特别是楼、屋面板附近的墙体,这样不但达不到加固效果,反而降低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当少数横墙间距超过表5.2.2值4m以上时,由于横向地震作用确实不能很好地传递到横墙,此时还是应结合墙体加固增大楼板刚度,使之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小学校宿舍教学楼房屋抗震安全检测鉴定单位-据技术部市场透露——抗震的鉴定方法可分为两房屋抗震鉴定报告级,级鉴定中包括了结构体系、整体性连接、部构造及墙体承载力的基本要求,第二级鉴定是以抗震能力指数为衡量指标进行评定的。
级鉴定有时往往并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第二级鉴定,抗震概念对于抗震鉴定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现有建筑结构在进行抗震鉴定时,借用“抗震概念设计”来描述其基本要求,即根据地震震害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不经数值计算,对现有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关键构造进行检测,从多个侧面的综合情况来衡量现有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设防分类的设防标准,诸如:有利、不利、危险地段的选择和处理;设计近震和远震的地震影响的区分;构件延性构造、强连接弱构件等。这些抗震概念应贯穿始终,还应考虑兼顾延伸以下5个层面。
1)现有房屋综合抗震能力判断。不仅要从抗震构造和抗震承载力两个侧面进行综合分析,还要区分结构构件失效后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还是部性的,当现有承载力较高时,除了结构整体性的构造外,其他延性方面的构造要求可稍低。
2)抗震鉴定的重点部位和一般部位。进行抗震鉴定时,可区分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对影响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做认真检查,关键部位的确定则依据结构的震害特征,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部位。
3)建筑场地条件和基础类型。一般只要不是地基存在缺陷或处于不利地段的场地,可不进行抗震鉴定。对于不利地质或场地,上部结构的有关构造鉴定需要加强。
4)合理性检验。抗震鉴定时,如旧房规则传力途径合理,与新建工程需采用相同的尺度衡量。如果不规则、不合理,则处理要求与设计应有所不同,对有关部位应提高鉴定要求,对传力途径不合理的结构,要注意抗震薄弱的程度,相应提高相关的鉴定要求。
5) 材料要求。抗震鉴定时应先明确结构构件实际达到的材料强度等级,加以控制。这样做的目的:a.为了判断结构实际具有的承载力;b. 为了在程度上缩小鉴定时抗震验算及后期加固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