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xcw.heshan.gov.cn/xydt.asp?newsid=864&bigclassname=%ca%ae%c1%f9%b4%f3&smallclassname=%ca%ae%c1%f9%b4%f3&specialid=0(复制查看)
制鞋业是我市工业经济体系中仅次于纺织服装行业的第二特色行业,是我市的经济支柱之一。如何进一步提升制鞋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制鞋业,确立制鞋业作为我市特色行业的新优势,是我市实施“工业兴市”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
历程 三十年打造鹤山鞋
我市制鞋业有较深远的历史渊源,20世纪70年代前以生产布鞋为主,70年代后才逐步生产胶鞋和皮鞋。胶鞋、皮鞋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我市皮鞋业发展的原始阶段。一位广州橡胶厂的知青引进一家小型橡胶厂落户沙坪镇镇南村,生产橡胶鞋;同时沙坪镇个别农村出现了一些家庭作坊式的皮鞋生产工场。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一些家庭作坊式工场迅速发展成为一批个体私营制鞋企业,制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一些原来在鞋厂打工的技术工人纷纷购设备租厂房,自己当上了小老板,制鞋企业呈现“星星之火”之势广泛分布在沙坪周边各村,我市相继引进了规模较大的增兆鞋厂、顺发鞋厂、中奥鞋厂、刘氏胶厂等外资制鞋企业。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现在,是快速发展壮大阶段。个体、私营制鞋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恒达鞋业、必登高、宾利等一批员工达几百人、产值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顺发、增兆等鞋厂连年增资扩产,发展成为拥有多家分厂,员工几千人,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市鞋类企业已近300家,年产值20多亿元,鹤山制鞋业在省内名气较大,在全国已具一定知名度。
现状 世界名牌加工基地
据工商部门统计,我市现有在册鞋类生产企业205家,其中外资企业15家;企业注册资本为3.1亿元;经营各类鞋的贸易企业(含门市)271家。去年,全市年生产各类鞋6000万双,年产值2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5.3%,行内就业人员2.3万人,主要分布在沙坪、雅瑶、址山、古劳、鹤城和桃源等镇。其中,沙坪地区有鞋业生产企业180家,年产值14.4亿元,从业人员1.33万人,分别占全市制鞋业的63.4%、56.5%、57.8%。外资、民资企业产量约占各50%,产品以男装皮鞋为主。全市鞋业现在已形成了沙坪镇以必登高、恒达、宾利、金环、华尔俊豪为“月亮”,兼布“满天星”,址山顺发、雅瑶增兆为外资龙头的发展格局。
我市各类鞋产品质量较好,档次较高。男装皮鞋代表我市整体鞋业形象,市场定位明确,做到了产品定位的细分化和设计风格的独特化,适合企业自身特点,90%都是中高档产品。一方面,我市鞋业在用料上非常讲究,非真皮不用。其次,我市靠近广州这个国内外鞋业流行及咨询汇集地,鞋业信息传播较快,使我市鞋业企业鞋款设计新颖,能及时生产出世界各地男鞋的流行款式,产品更具潮流性、市场性。
鹤山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鞋业生产基地之一。在2002年广东省鞋业十大知名品牌评选中,我市鞋业群雄跃起,“必登高”、“宾利”、“蚂蚁王冠”一举获选,其中“必登高”还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在全国大中城市拥有370多家连锁专卖店。同时,我市制鞋业以造工精细、质量保证见称,吸引了“鳄鱼”、“梦特娇”、“华伦天奴”、“老人头”、“沙驰”等多个世界名牌的营销商前来委托授权我市一些企业加工生产。
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制鞋企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外向型企业发展迅猛。我市外向型制鞋企业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走出去”,企业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址山顺发鞋业有限公司连年增资扩建,现公司占地面积达19.4万平方米,拥有8条制鞋生产线,员工3000多人,出口交货值4300多万美元,并拥有立发、连发、全发等10家分厂,实现“一发变十发”的发展奇迹;雅瑶增兆鞋厂拥有冈荣鞋底厂等三家分厂,实现“一增变几增”,出口值达1300多万美元。2002年,“顺发”、“增兆”、“中奥”、“刘氏”等4家外资企业出口共计5210万美元,占当年全市“三资”企业出口总值的17.22%。“恒达”和“必登高”是我市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已成功挤身于全市十大正贸出口企业之列。
问题 五个因素制约发展
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放眼全国制鞋业市场,我们不难看到,鹤山制鞋业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
——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在我市近300家鞋业企业中,大多数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私营企业,规模以上制鞋企业只有27家,占全部制鞋企业的9.5%。一些小规模个体、私营鞋业由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造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不强。
——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除几家大型外资制鞋企业和个别私营企业实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作业外,众多个体、私营制鞋企业还未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购进大型制鞋生产线,只能使用六七十年代落后的国产设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为低下。
——专业人才培训不足,技术工人紧缺。一方面,社会机构培训不足,目前,全市只有树人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一至两班制鞋工人(200余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市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担心花钱培训工人后,流失到别的企业去,大都不愿意培训工人,因此,在生产旺季出现企业用高价互相“挖墙脚”(挖人才)的现象,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融资困难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是抵押标的物价值抵押率偏低;二是手续繁琐,办理贷款程序复杂,费时过长,未能做到简便易行。由于多数个体私营鞋业投资以自有资金为主,资金少、投资方式单一,造成产品开发难、技术设备更新难,市场竞争乏力,就难以进一步扩大发展。
——产业链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鞋材和鞋机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目前还没有生皮加工企业,鞋材经销商经营规模不大,不能够对制鞋企业形成有力的支持,导致我市制鞋企业多去台湾、福建或国外采购原材料,特别是皮鞋、皮革的加工着色也要去东莞,造成原材料采购、运输成本较高。
未来 做大做强制鞋产业
在看到我市制鞋业差距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市制鞋业的优势:一是体制优势,二是外向型经济程度较高,三是市场定位准确,四是鞋厂老板本地化程度高,本地鞋厂资本积累已发展到相当规模。
在认识到存在问题与发展优势后,鹤山制鞋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应当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各级各部门要将制鞋业作为我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其次,要积极为制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帮助解决制鞋企业在投资、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制鞋企业提供畅顺的办事渠道。第三,要加大整体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提高鹤山鞋业知名度,积极鼓励企业走创名牌之路,提升品牌竞争力。第四,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使他们安心服务于我市鞋业发展。第五,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制鞋企业的信贷力度。
做大做强鹤山制鞋产业,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改变现有企业零散分布、各自为营的现状,建设鞋业专业工业园,形成企业集群效应。这样一来,一是有利于鞋业成行成市,吸引鞋业上下游产业汇聚工业园,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二是有利于我市发展特色行业,开展专业招商引资,吸引东莞及外省鞋商前来投资办厂,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三是我市80%左右的鞋厂尚未建有自己的厂房,大都租赁厂房生产,很多鞋商都希望政府以优惠政策设立鞋业专业工业园,适应鞋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我市制鞋业的发展壮大;四是有利于我市鞋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
考察我市地理环境,鞋业工业园选址可在沙坪、雅瑶交汇处或古劳下六至龙口中七一带万亩山地。这两地都具有类似优势:靠近沙坪,符合鞋厂老板投资意向;沙坪鞋厂众多,古劳鞋业老板众多;两地制鞋历史渊源久远,有相当的资金、技术积累;招工相对较易,可供开发土地较多。建设鞋业工业园,做好功能分区规划,配套各项基础设施,实现“五通一平”。最后,做好产业引导,尽快形成产业链,招商引资围绕生皮加工业、鞋材生产业、鞋五金配件业、皮鞋生产等产业配套来开展,使企业获得产业链优势,从而增强我市鞋业整体竞争力,做大做强制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