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层领导研讨文化导向适应发展新需求
作者:覃斯奇 来源:《柳工机械》
为全面把握时代机遇和选择,公司2010-2015年战略规划提出通过打造“卓越的品质”、“领先的效率”和“创新的文化”三大核心竞争力,来实现柳工“总持有成本最低”的差异化定位。 12月20日 ,为了确定“创新的文化”定义及内涵,指明新时期公司文化的发展方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柳工高层、高级经理‘创新的文化’研讨会”,公司领导王晓华、杨一川、曾光安、王相民、郑津、黄祥全、李东辉、黄敏、李于宁、章二平及部分高级经理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公司董事长王晓华主持会议。他在会上说道:“‘创新的文化’,必须是在总结‘十一五’、规划‘十二五’的过程中,结合柳工的未来发展规模、目标、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要求,在文化上对其进行强化、强调,形成创新的文化体系,从而支撑柳工跨越式的发展。”他表示,要用创新的理念来增加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要让“创新的文化”成为公司发展的导向。
集团公司总裁杨一川说,公司的文化能不能支撑“十二五”规划,就看它是不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的文化”中的“创新”,应该是继承式的创新,“创新的文化”应该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添加文化的要素,把柳工的文化提升到能与柳工的战略发展相匹配的高度。
股份公司总裁曾光安在会上强调,在定义“创新的文化”的内容、内涵前,首先要认清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对原有文化进行反思,要在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创新;其次,柳工企业文化体系,要站在国际化发展的高度进行修订,摒弃一些落后思想观念,如鼓励员工加班加点等,形成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创新文化”。
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相民从党建的角度进行阐述,他说,“创新”也是提升公司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和“创先争优”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创新才能增强整个组织的活力,才能够适应企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有所作为;“创新的文化”,是在推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打造出创新的机制和氛围,不断推进公司文化的发展和落实,使创新成为柳工持续发展的动力。
研讨会气氛十分活跃,与会其他公司高层、高级经理纷纷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从不同角度探讨他们对“创新的文化”的理解,并提出了诸多深入的见解。
王晓华董事长最后强调: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做践行企业文化的典范;其次“创新的文化”定义和内涵明确后,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对它进行重点宣贯,实现“创新的文化”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