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能效准入门槛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调整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我国经济亦已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到中、低速增长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严重。这其中,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导致能源需求量巨大,能源供应难以支撑经济粗放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提高用能设备的能效准入门槛,彻底改变一方面能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又严重浪费能源的现状。
这是一件关乎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我国能源供应的严峻现状。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最大的进口国。2013年2月5日《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刊载的《发改委:中国2012年原油对外依存度56.4%》一文表明,2012年全年我国成品油消费量达到了27664万吨。2011年我国的石油表观消费量达47513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4%,远远超过了50%这一对外依存度的警戒线。
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在我国石油需求近十年以平均7.1%的速度高增长的同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却不降反升。《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煤炭消费34.25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近七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比重。
能源的大量使用,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还使得我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到达极限。据《光明日报》2013年1月4日报道,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科研报告《维持全球升温低于2℃的挑战》。该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碳排放最多的经济体为:中国(28%)、美国(16%)、欧盟(11%)和印度(7%),中国的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之和。而且,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已经接近欧盟的水平。
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环境持续恶化,2013年冬季的雾霾天气已经非常直观地告诉了我们。
二、建议提出的理由——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现状。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咨询管理公司(accenture)共同推出了《2013全球能源工业效率研究》报告。在此次评估中,我国在世界能源使用效率排行榜中仅居第74位。
衡量能源使用效率的数据是单位gdp能耗水平。有资料显示,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我国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平均高40%。
这表明,巨大的能源需求在给我国能源工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也还是有很大回旋空间的。只要我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化解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到达极限带来的瓶颈,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据有关机构测算,如果中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至世界平均水平,1美元gdp的能源消耗需要就可以下降0.14千克油当量,按照2011年我国gdp总量7.3万亿美元计算,可以节约10.22亿吨油当量。按照2011年国际油价来计算,节省出来的油当量相当于6500亿美元。
三、建议的提出——提高空气压缩机能效准入门槛,制定气体压缩机冷媒压缩机、制冷压缩机能效等级标准并设定能效准入门槛
要提高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就必须提高用能设备、特别是高耗能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据压缩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压缩机耗用了全国发电总量约30%的电力,其中,空气压缩机年耗电量约为全国总发电量的10%。将空气压缩机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20%就可以节约全国发电总量2%的电力,2011年全国发电总量为4.6万亿千瓦时,节约2%就是920亿千瓦时,按照每发一度电消耗标准煤0.36千克计算,相当于节约了约3300万吨标准煤,占2011年全国煤炭消耗量的约0.97%。
本建议的具体内容是:
一、将空气压缩机的能效准入门槛由目前的能效限定值——3级能效提高到节能评价值——2级能效,亦即将目前的节能评价值作为提高能效准入门槛后的能效限定值。
二、在尚未制定能效等级的气体压缩机、冷媒压缩机、冷冻压缩机等行业尽快制定能效等级标准,并设立能效准入门槛。
三、在提高能效准入门槛的同时,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由补贴用户采购节能产品改为补贴用户淘汰高耗能设备,1-3年内实施强制淘汰在役的3级能效压缩机的规定。
目前国内生产及在役的空气压缩机大多为3级能效产品,并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在役及在制造的空气压缩机没有达到3级能效。将能效准入门槛提高到2级能效,与3级能效产品相比,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13.76%,如果全部采用1级能效产品,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28%。我国的空气压缩机耗用了全国发电总量10%的电力,如果全国所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均为2级能效产品,与3级能效产品相比,每年可以节省633亿千瓦时的电力,如果均为1级能效产品,每年可以节省1288亿千瓦时的电力。
如果采取鼓励措施甚至是采取强制性措施,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完全淘汰3级能效空气压缩机产品,在空气压缩机行业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20%甚至更多,是一个并不太高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美国能源基金等机构的资助下,开展了《主要工业耗能产品超前能效标准可行性研究》。该项研究的结论是:“我国在主要工业耗能设备(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方面的节能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通过此次可行性研究,我们对国内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产品的市场现状、技术水平等概况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建议超前能效标准的能效限定值,另外节能模型的分析结果强有力地支持有必要制定这三类主要工业耗能产品的超前能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