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药物产业论坛于2010年3月30日圆满结束,此次论坛聚集了国内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尤其是上游企业较集中,而作为生产制剂的企业并不多。大会专家和嘉宾从大环内酯类原料药市场到临床上的应用综合概述了整个大环内酯类产业的发展动向以及对企业的建议。
目前我国二代大环内酯类具有典型意义的品种主要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等,另外,像一代红霉素中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产品正处于增长阶段,且未来几年仍有发展空间;而硫氰酸红霉素作为该类原料的重要中间体,市场地位较高,控制下游企业的中间体。2009年硫氰酸红霉素受三大下游产品增长影响,至今处于产销旺盛阶段。
硫氰酸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原料的母核,主要用于合成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等衍生物,该中间体在衍生物的合成中占有60%以上的成本,因此也成了投产原料的必竞之地,然而发酵产品不同于合成的衍生物,其菌种成为硫氰酸红霉素生产企业最主要的武器,工艺是其次,而且污染成本较高,这也是至今企业没有大规模扩产和上马的门槛。
2009年硫氰酸红霉素供需不平衡造成价格一路上涨,成交价格大概从300元/kg涨价到400元/kg。主要原因是国内供应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却一直呈增长态势。据论坛上嘉宾反映,主要是09年之前由于硫氰酸红霉素价格太低,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发酵产品在国外逐渐被淘汰,像美国雅培、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的硫氰酸红霉素均已停产,使得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增长,09年海关出口数据显示,硫氰酸红霉素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3.34%。企业也表示产量增长20%左右。以此同时,衍生物需求量的增长也带动硫氰酸红霉素国内用量的增长,物以稀为“贵”,所以2010年3月份该产品市场报价达到450元/kg,而且供货紧张情况仍没有得到缓解。
看到如此火爆的市场,已经不少企业瞄准该市场;实际上目前国内大环内酯类原料企业没有一家有完善的产业链,因此在市场上也不具备绝对的话语权。虽然现有企业也曾经大浪淘沙般竞争过,近些年环保和原材料成本缺在不断上涨,但是我们认为产业需要维护,需要良好的发展,在大环内酯类行业仍显现出中国原料药产能过剩问题,大规模扩产和上新项目必然引起新一轮竞争。预计,2010年硫氰酸红霉素需求量可能仍有增长空间,但是企业应当紧密关注产能和新竞争者情况,价格应合理回归,达到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