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踏信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12月,系国内早开展现代物流集成化管理、以现代物流理念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一。踏信拥有优质的股东背景,由中国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以及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合资控股。现在的踏信物流集团公司是一家AAAA级物流企业,主营业务范围,除提供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基本物流服务外,还提供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地区扩充的JIT服务和附加价值高的服务等。
杭州踏信冷链、规模化的综合第三方物流公司形象跻身行业前列。目前,公司管理仓库总面积超过60多万平方米,月平均出货量超过一千七百万余箱。踏信物流集团分别在、北京、广州、成都、沈阳设立覆盖各大区的分公司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60个物流配送中心。的踏信为近百家的客户提供高端、的物流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快速消费品业,化妆品业,电子商务业以及零售统仓业务等。由于熟悉并精通各种形式连锁店、超市等零售业配送点复杂纷繁的配送交货规则,踏信业务涉及零售业各种形态。
仓储管理是物流重要的环节。踏信力求做到完美,例如,踏信实行国外先进的6S仓储规范化准则,保证仓库规范化运作。特别是在2013年8月试用语音分拣系统,更是取得了效果—工作效率、正确率明显提高。在2013年10月底揭晓的全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评选的全国交通企业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得三等奖,荣幸的成为全国得奖的十个第三方物流公司之一。
市内配送
杭州踏信物流有限公司在各主要RDC/DC均配备自有车辆,以满足客户的紧急订单需求,为客户小单量、多频率订单提供准时可靠的市区配送服务。
长途配送
踏信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自营车队,以及与全国共200余家运输合作伙伴一起,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为客户提供包括公路、铁路、海运及空运和多式联运的多种运输服务。
仓储服务
一.我们的仓库类型: 常温库和恒温库
二.我们的存储设备:穿梭式货架、重型货架以及流利架
三.我们的搬运设备:电动前移式堆高叉车、电动平衡重叉车、电动托盘车
四.我们的仓库技术:仓库无线网络全覆盖、RF车载扫码出入库作业、语音提示作业
五.我们的库存保管:与防虫害公司合作对在库商品监管
增值服务:
根据客户对于操作的不同要求,公司会提供如下的增值服务
一.贴标
二. 改包装
三.称重
四.客制化物流服务,定期为客户提供服务改善,如托盘共有等。以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踏信物流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客制化服务,踏信在全国拥有68个据点,仓库面积达60万平方米, 在强大服务网络的同时配以优质的运输车队,踏信为客户提供的优质的服务组合。
从客户初步的物流咨询、设计到产品入库再到末端物流配送运作,踏信物流为包括FMCG、化妆品等行业客户定制、优质的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七月二十七日,沙坪坝区某物流公司的冻库,工作人员正在对冷链食物进行理货分拣。实习生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7月31日,江北区一超市内,市民正在选购猪肉。实习生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7月28日,重庆冷链物流行业“十四五”规划在市政府物流发布。
近年来,随着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和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新经济模式兴起,冷链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重庆也对这个产业寄予厚望——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具体目标上,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日消费1千克冷链商品需求,基本满足城市居民2公里以内、农村居民5公里以内采购冷鲜食品商品需求。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肉类、果蔬、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冷链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冷链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业态模式不断创新、产业地位不断提高。但重庆日报在多方调研之后发现,冷链产业要真正跑上“热”赛道,还需要疏通在市场培育、运营成本、监管环节三方面存在的“堵点”。
堵点之一
市场:大多数冻库“吃不饱”
“老板,这些菜放不放冻库?”
“不放,冻库没开,况且就这点量,很快就卖了。”
7月20日,开州区临江镇明月村现代农业产业园,村民肖登翠指着刚采摘的黄瓜、西红柿和板栗南瓜,向现场负责人杨升亚询问,得到的答案和之前一样。
这座产业园是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起来的,占地150亩,有38个蔬菜大棚,为了存放蔬菜,同步建设了3座冻库。
“放冻库,有必要吗?划得来吗?”回复完肖登翠后,杨升亚心里两个疑问一闪而过。
事实上,接近40℃的天气,摘下来的蔬菜要不了多久就要蔫,杨升亚岂能不知。但现实让他不得不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一是蔬菜的量不大,也许很快就有贩子来拉走;二是冻库的成本太高,一座冻库一个小时要10度电,这点蔬菜才值多少钱?”
三伏天都不放冻库,其它时间就更不会放。杨升亚坦言,两个多月以来,3座冻库基本闲置。
在重庆的冷链物流体系中,冻库是作为节点而存在,并按照容量大小分为3个级别:一级节点,库容量在10万吨以上;二级节点,库容量为5000吨至10万吨;三级节点,库容量则在5000吨以下。
在我市,像明月村这样的“产地库”,共有400余个,均属于三级节点。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大多“吃不饱”,利用率较低。
究其原因,负责“产地库”建设的市农业农村委市场品牌处处长罗松的观点是,产地库的存在原本是为了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问题,但由于许多农产品产地规模不大,而且是季节性出货,造成了冻库的闲置。
自己用不上,能租给别人用吗?“想倒是想,但周围没什么蔬菜瓜果基地,从更远的地方运过来又不划算,况且别人也不晓得我们这里有冻库。”杨升亚解释。
不少二级节点同样如此。位于万州经开区的重庆四行源物流有限公司,是当地大的冷链物流企业,28座冻库的总库容近8万吨,但目前利用率只有50%,“实际上收费的只有10%。”该公司行政人事总监王玉林话语中透着无奈。
赔本赚吆喝,只为在前期打开和,但目前的招商情况仍然不理想。
“一是疫情影响了物流,二是猪肉价格走低,客户不敢大量囤货,三是老旧冻库的存在导致了无序竞争和分流。”越分析,王玉林的眉头就皱得越紧——公司已经投入了3.3亿元,要想回本,来日方长。
在主城,情况则要好许多。在沙坪坝拥有1.1万平方米冻库的重庆得盛物流有限公司法人王德胜告诉记者,往年仓库基本满仓,今年受上海、天津、深圳等几个主要对外港口的影响,利用率有所下降,“但每天从我们这里开出去的货车仍有200个车次,少1000吨货物。”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得益于我们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如德清源鸡蛋、盒马鲜生、海底捞、瑞幸咖啡等。”
在冷链物流这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主城的消费市场和客户群体大、货源渠道多,而区县则处处受限于市场体量——或许,这就是症结所在。
堵点之二
成本:运营费用居高不下
“库存周转快,那物流是否很给力?”
记者的这个问题,让王德胜刚才还高亢的声音瞬间低下去一半:“没有那么乐观!”
得盛物流旗下有七八十台货车,驾驶员的数量则为车辆的1.2倍。货物的高周转率,使其采取了人歇车不歇的运转方式,但依然忙不过来,因此今年王德胜打算再购买几十台车。
冷链物流,车辆是关键。因此,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制定了专门的补助政策:企业购买冷藏车辆可获得裸车价格30%的补贴,但每台高不超过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