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实用操作指南
应该用蜡熟期的玉米秸作青贮饲料的原料,玉米秸在这个时期含水量70%左右,干物质中可消化总养分70%,含淀粉多,利于利用。而乳熟期或遭霜的玉米秸乳酸发酵受抑制,青贮PH值高,总能量少,易引起二次发酵。
2、青贮原料切段长度对其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玉米秸的切段长度直接影响着青贮料的密度。一般玉米秸切2厘米左右为佳,容易填装坚实和排出空气。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玉米切段1.5厘米,可调制出绿或绿褐色青贮,而切段为3厘米,则其品质为褐色,有明显的烤面气味。所以,原料切段的长度也决定着青贮饲料的好坏。踩实重压可增加青贮料的密度,窖形应上大下小,有一定的倾斜度,窖壁光滑,四角和周边均应建成弧形,利于整实压紧,不留空隙,以创造厌氧环境条件。青贮密度与窖的宽度与深度有关,据材料介绍和实践证明,青贮窖的深度**是宽度的3倍大小为宜。同时窖的形状和大小要与饲养头数相适应,头数少,青贮窖大,势必日取量少,造成变质。为此,专家建议每日取料厚度30厘米左右,取料时不得破坏窖的完整性,取后摊平表面尤为重要,暴露面必用白塑料布覆盖,再加压重物,以保持窖的浓酸气和水蒸气,使外部空气不侵入深层,避免二次发酵。
3、严密封窖是调制优质青贮料的关键
玉米含糖高,含水分多,青贮密封好,两天内乳酸菌大量繁殖,PH值降低,才能调制出优质的青贮饲料。如果封窖不好,侵入空气及水分,有利霉菌和其他杂菌活动,致使青贮料变质。当装料压实后超过窖口1米左右时封顶,先铺上一层30厘米厚的切短软草,并取备用的粘接成大块的塑料薄膜覆盖,然后覆盖沉土重压即可,同时要防止四边透风漏雨。
4、调制青贮饲料要及时
要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物力,尽快在短时间内(2~3天内)做好一窖。
青贮失败原因探析
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是一种长期保存多汁饲料的营养特性,扩大饲料来源的简单可靠而经济实用的方法。青贮饲料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所占空间小,不受风吹、日晒、雨淋、火灾等影响的优点。近几年,随着规模牛羊养殖业的发展,青贮饲料的普及推广速度也在加快,许多养殖户深受其益。但也有部分饲养户青贮失败,根据调查分析,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青贮窖建筑设计不合理:
一是过分追求贮存数量,建池过大,青贮时人力、机械跟不上。
二是建池过宽过深,给装、填、踩、封、取料带来许多不便。
三是窖口坡度不够或没采取排水措施。青贮成功与否,建池很关键,使用什么样的建筑方式,建多大的青贮池,一定要根据饲养畜禽的种类、数量、人力、机械和自身经济状况来确定,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建设。地址**选择在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干燥、离粪坑、污水较远,并且离畜舍较近的地方。为便于排水,还应当在青贮窖四周开挖排水沟,以免渍水。池身建设方面要特别注意,窖口要上大下小,有些坡度。窖的宽度不应超过深度,但也不能太深。四个角宜砌成半圆形,以方便压实。
青贮切割机械选择不当
目前多数农户都是采用先收割回来,再用铡草机切碎装入青贮建筑物中的方法。铡草机型号比较多,部分农户由于机型选择不当,切割速度慢,装填时间长。还有的农户舍不得投资,用旧的切割机具或质次价廉的机具切割,使用时故障多,耽误时间。青贮饲料的收割调制机械化,比一般手工劳动效率高许多倍,质量上也比较有保证,所以青贮机械的研制和推广工作十分重要。对农户来说,一定要选好切割设备。有条件的农户可选购联合收割调制机,收、切、装一次完成。
制作不及时,时间跨度大
人力缺乏秋季农活忙,秋收秋种,再加青贮,若不组织一定的人力和车辆,难免顾此失彼。
单纯追求粮食产量,忽视青贮质量
如果玉米在乳熟后期带果穗青贮,营养*丰富,又利于错开活茬,好处相当多,而不少人对此缺乏认识,或单纯追求粮食产量,结果是收了玉米穗,又遇下雨天,只好让玉米秆烂在地里。
没有做到随收、随运、随切、随装、随压、封严随收、随运、随切、随装
制作过程是保证青贮饲料营养多汁的重要环节,切碎、压实、封严则是青贮必须把握的技术要领。部分农户由于疏忽了上述某个环节,而导致青贮失败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调制技术如下:
一. 青贮场地和青贮容器
1. 青贮场地的选择。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容易,地下水位低,取用方便的地方。
2. 青贮容器的选择。青贮容器种类很多,有青贮塔、青贮壕(大型养殖场多采用)、青贮窖(有长窖、圆窖)、水泥池(地下、半地下)、青贮袋以及青贮窖袋等。农户采用圆形窖和窖袋这两种青贮容器为好。
3. 青贮容器的处理。圆形青贮窖一般为深3米,上径为2米,下径1.5米,窖面刨光,暴晒两日后方可起用,或按塑料袋大小,挖一略小于袋的圆形窖,刨光壁面,晒干后备用。
二. 青贮料的装填
1. 收运。
将收获籽实后挖倒的玉米秆及时运到青贮窖房,收运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既可保持原料中较多养分,又能防止水分过多流失。
2. 切装。
将窖房玉米秸切碎约2-3厘米长,在窖底先铺一层20厘米厚的干麦草,把切碎的玉米秸装入窖内,边切、边装、边踏实。特别是窖的周边,更应注意踏实,直到装的高出窖面20~30厘米为止。
玉米秸等青贮原料均含有较高的能量,但蛋白质含量较低,按湿重计算仅含2.3%的粗蛋白质。氨和尿素是青贮饲料中应用*广泛的营养添加剂,用以提高玉米、高梁和其它禾谷类青贮料质量的添加剂,以增加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减少需氧微生物的生长。如果在益生菌原液制作青贮同时,每立方米﹙按压实方计﹚玉米秸中添加2公斤尿素、1公斤红糖,混拌后撒入青贮饲料中,氮素的营养值提高10—12%,由于多种有效微生物菌群、酶与玉米秸、非蛋白质、磷相互作用,则青贮玉米秸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可以提高1.4—2.4个百分点。不仅能补充乳酸菌等菌群繁殖对非蛋白质氮的需要,增加青贮料的菌体蛋白和磷的含量,还能使青贮料的酸度较快地达到标准(pH值3.8~4.2),有效地保存青贮料中的营养。
将切碎的青贮料按层填入到青贮池内,每立方米青贮料添加益生菌原液0.3-0.4公斤。每填加一层青贮料(约30厘米)喷洒一次益菌素稀释液压实,直至填满、压实、覆盖塑料布后密闭发酵。
3. 封窖。窖装满后,上面覆盖一层塑料布,布上盖30多厘米厚的土层,密封。窖周挖好排水沟。
三. 青贮饲料的成熟
1. 青贮窖的维护。随着青贮的成熟及土层压力,窖内青贮料会慢慢下沉,土层上会出现裂缝,出现露气,如遇雨天,雨水会从缝隙渗入,使青贮料败坏。有时因装窖内踩踏不实,时间稍长,青贮窖会出现窖面低于地面,雨天会积水。因此,要随时观察青贮窖,发现裂缝或下沉,要及时覆土,以保证青贮成功。
2. 成熟。装好的青贮料,在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发酵,玉米秸青贮一般需1.5-2个月时间,发酵成熟。
四. 青贮饲料的启用
1. 启封。青贮料成熟后,就可启封饲用。圆形窖应从上面启封,侧面取用,深度约40厘米,上面一层用完后,再取用第二层。长形窖应从一头侧面启封。每次取用一日料。取完料后,应用草帘等物盖严,清理窖周废料。
2. 饲用。开始喂青贮料量要由少到多,使畜禽逐步适应。霉变饲料不能饲喂。喂量视家畜种类、年龄、体重、生理状况而定。孕畜应少喂。
五. 青贮饲料品质检测
1. 青贮饲料品质评定生产中常用直观的方法,即观其色、闻其味和感其质。
2. 颜色。优良的青贮料颜色呈青绿或黄绿,有光泽,近于原色。中等品质的青贮料颜色呈黄褐或暗褐色。劣等品质青贮料呈黑色、褐色或墨绿色。
3. 气味。优良青贮料具有芳香酸味。中等品质青贮料香味淡或刺鼻酸。劣等青贮料为霉味、刺鼻腐臭味。
4. 质地与结构。优良青贮料柔软,易分离,湿润,紧密,茎叶花保持原状。中等品质青贮料柔软,水分多,茎叶花部分保持原状。劣等青贮料呈黏块,污泥状,无结构。
六. 青贮饲料制作成败的关键
1. 原料要有一定的含水量。一般制作青贮的原料水分含量应保持在65%~75%,低于或高于这个含水量,均不易青贮。水分高了要加糠吸水,水分低了要加水。
2. 原料要有一定的糖分含量。一般要求原料含糖量不得低于1%~1.5%。
3. 青贮时间要短。缩短青贮时间*有效的办法是快,一般青贮过程应在3天内完成。这样就要求快收、快运、快切、快装、快踏、快封。
4. 压实。在装窖时一定要将青贮料压实,尽量排出料内空气,尽可能地创造厌氧环境。在生产中经常忽视这点,应特别注意。
5. 密封。青贮容器不能漏水、露气。
青贮饲料只要掌握水、糖、快、实、密就能制作成功。
七青贮饲料的用量,应视动物的品种、年龄、用途和青贮饲料的质量而定。
比如牛,除高产乳牛外,一般可将其作为唯一粗饲料使用,但应注意不要喂量过大造成拉稀。开始饲喂和停止饲喂时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喂量,乳牛20~30千克,役牛10~15千克,种公牛、肉用牛5~12千克。断奶后的生长肉牛~6月龄每日每头可喂青贮料5~10千克,6~12月龄10~15千克,12~18月龄15~20千克。另外还要给予干草和精料来综合平衡养分。
八、技术支持:山东益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益昊生物集团是一家以微生物为核心,专注于微生物制剂产品研究和生产的综合性生物企业,产品覆盖饲用生物制剂、农业微生物、食品益生菌和环保微生物四大领域,公司总部位于美丽的青岛。 科研保障:集团自成立以来,迅速发展壮大,截止目前,拥有6家子公司,员工200余人。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一支由3名博士和10余名硕士组成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端院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合作,公司目前已经申请专利16项,目前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发酵产业协会会员,山东省饲料行业协会理事单位。益昊集团母公司为青岛益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设山东益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益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诺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三个工厂,其中两个是微生物菌剂工厂,一个食品益生菌工厂,欢迎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