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差不多的产品,然后打价格战一起找死,怎么办?
卖小品类啊!功效型的小品类虽然风险大,可是利润高,别人家还不一定敢卖呢。
曾经有一位代理商在接受360化妆品网记者采访时所言,化妆品店不是什么钱都可以去挣,心里要有一杆秤,就看它能不能为你加分,在日化圈,小品类也不应该是个“筐”,什么都往里头装。
从早期的面膜、发水、精油、原液,到眼下的祛痘、祛斑、去黑头,还有新涌现出来的美容仪器、唇部护理类产品,这些业内人口中的“小品类”,它包涵的无限可能,以及本身呈现出来的变化,叫人困惑、猝不及防,与此同时,也把化妆品市场的一锅水给搅浑了,让店家和代理商手忙脚乱起来。
厂商:先难后易,演成了“半路失踪”
关于小品类与大品类的区别,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区别二者很重要的一点是,小品类先难后易,越往后走路越顺;大品类则是先易后难,很快就会遇到瓶颈。另外,小品类想把规模做大,需要耗费时间来“养”。
这才有了“小品类、大未来”一说,但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些聚焦小品类的厂商也需要自身的进化和创新思维,以紧贴市场。
有观点认为,这个“小”,并非是指公司规模小,而是指它一直致力于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即能够从无到有地创造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创造所谓的“狭缝产品”,公司才能获得大收益。
在国内化妆品市场,一些自称“小品类”倡导者的生产厂商已几经更迭,倒了一批,又冒出来一波,笑到后的寥寥无几。
大多数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已成事实,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开市场、并做到持续盈利,这对包括小品类厂家在内的本土企业而言,尤其是那些擅长单品突破、做爆品的,依然是一个死结。
化妆品店:为引流锁客,成了“杂货店”
何为小品类?尽管它具体指向的内容已经发生改变,譬如过去人们会把面膜、发水、原液归为小品类,现如今针对问题肌肤的修复类、功效型产品——美白、淡斑、去黑头等,成了门店的“香饽饽”。
有一点不会变,它一定是能帮助店家吸客、锁客、提高连带率的“引流品”。曾几何时,业内一度盛行“爆品”、“黄金单品”的说法,便是佐证。
但如今,业内对“小品类”的理解和包容度令人大开眼界。笔者通过朋友圈搜索关键词看到,当中有不少代理商认为美甲、美睫、纹绣等线产品和服务,可纳入小品类范畴,“尽管美甲美睫纹绣市场规范不足,也正历经着洗牌的阵痛,但其乐观的发展前景也是行业共识”,有的还将其作为公司主营业务,从产品到培训不遗余力地带入化妆品店。
此外,为达到这一目的,继丝袜、内衣后,更多的非妆产品和项目——微整、超声刀、拔火罐等也在大举挺进,有意思的是,大家在谈及原因时无一例外地会提到一点,有顾客需求。
不得不说,因消费者需求而生的小品类,替以上这些“背了一口好锅”。然而,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冠以各种功效和新概念的“小品类”产品,因市场监管不到位,浑水摸鱼者多,使得消费者带着“痛点”好奇而来,却扫兴而归。
对此,一位连云港代理商表示,“顾客为王”的观念确实已深入人心,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店+”也无可厚非。
有需求并不意味着乱作为。在他看来,小品类至少有两个指义,其一是单品数量少,其二意味着幕后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这也决定了一家发展成熟的或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代理商公司,并不会选择它。换而言之,他认为创业型公司更适合小品类。
可以说,在这种条件下,厂家的支持力度不够也容易白搭,小品类产品在终端卖不动的情况,也不少见。
综上所述,时不时冒出的小品类的“无名火”,是不是该熄一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