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没迎来传说中的世界模式,却迎来了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的各家保理公司。
商业保理这行有意思,虽然都叫商业保理,但是这行的商业保理公司,干的业务却千差万别。
这年,商务部发文同意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开展商业保理业务。很多外行人看到后,感觉这一行貌似有发财机会,于是蜂拥注册商业保理公司。
在成立保理公司之后,这些波吃螃蟹的人开始困惑了,于是纷纷关上门来合计起今后的业务:是做应收账款?还是贸易融资?
再往深处细细琢磨,更多问题摆在这批保理公司面前:空泛无实物的应收账款怎么做融资?我下游客户欠我的货款,都是啥时候有钱才付,经常拖欠不还,还克扣货款。如果别人拿应收账款向我申请融资,我怎么知道这个应收账款是不是坏账啊?
而保理是基于应收账款开展的业务。而应收账款与复杂的贸易关系密切相关,证明应收账款存在与否都是难点,更别说识别出应收账款的金额和期限了。
商票贴现业务
不久,终于有一些保理商找到了业务发展的方向,又或者说是救命稻草——商业****。
很多大企业为了拖欠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支票的期限太短不好用,直接开出商业****,半年期、一年期。好处当然有,供应商起码拿到了一个支付凭证,上面有金额以及到期日,既能背书转让,又能确保持有到期后能到银行托收,从大企业账上直接扣钱入账。
应收账款没有实物证明?这不有商票么?金额、期限、付款人都有了,非常标准化,直接做商票贴现业务就得了。融资也异常简单,一手给钱一手给票,保理商等商票到期后跑到银行托收不就好了吗?
很简单是吧?是很简单,对于保理公司来说,这项业务简单得一点门槛都没有,根本就不需要风控。但搞商票的保理商相互之间的竞争根本避免不了一个局面:沦为价格战,谁的资金成本低,谁就能抢到业务。价格战越打越狠,搞商票的保理商都赚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