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订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和管理需要,新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标准,修订食品接触用塑料、金属、橡胶、复合材料及制品等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原则、迁移要求、允许使用的基础原料等内容,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解决行业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GB 4806.13-2023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进行介绍(主要是新旧标准变化对比),该标准将于2024年9月6日实施。GB 4806.13-2023替代了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与GB 9683-1988相比,GB 4806.13-2023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修改了标准名称
按照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命名规则,GB 4806.13标准名称定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2、扩大了适用范围
GB 9683-1988仅适用于由纸、塑料薄膜或铝箔经粘合剂(聚氨酯和改性聚丙烯)复合而成的复合包装袋,包括蒸煮袋和普通复合袋。GB 4806.13将适用范围扩大为各种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3、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和感官要求
(1) 增加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定义。
(2) 增加了各层材料及其使用的基础树脂、添加剂及其他原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3) 增加了应符合直接接触食品层材料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感官要求的规定。
4、修改了理化指标
4.1 通用理化指标: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符合各层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层和外层)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通用理化指标的规定。
(2)各层材料有相同项目时,该项目按照GB 4806.1的规定确定指标限量。
(3)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和脱色试验项目等筛查性指标, 受到直接接触层影响较大,因此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材料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4.2 其他理化指标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还应确保符合各层材料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公告中对SML和SML(T)等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2)残留物指标和残留量(QM)仅适用于该层,使用整个复合产品测试残留量不合理。
(3)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还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中对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4)当各层材料都规定了相同项目时,则依据GB 4806.1-2016中的规定确定指标限量。
5、增加了微生物限量
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 14934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除外。GB 14934规定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两项微生物要求。
6、增加了迁移试验要求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
7、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1)为确保与框架性标准的协调,复合材料及制品的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的要求。
(2)采纳行业意见,产品标签上由从外层到内层(食品直接接触层)的顺序标示材质名称,包括油墨、黏合剂和涂层,用斜杠“/”区分。具体各层材质的标示方式按照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3)当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有特殊的使用要求时,应在产品信息中标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结合了各类材质的优势,满足对食品包装的阻隔、减振、耐破损等功能性要求,所以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风险可能来自直接接触食品层中物质的迁移,也可能源于其他非直接接触食品层基材或是粘合剂、油墨中物质的迁移。复合材料因其结构特点,生产过程涉及多道环节如单一材料成型、多层材料之间的粘合或热熔等,也可能向复合材料及制品引入化学、微生物等其他污染物或物质。因此,企业需要按照各类材料对应标准的要求对原辅料进行选择和把控。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塑料、树脂、橡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等。出具资质的质检报告。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13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双C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其它资料
5、增加了微生物限量
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 14934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除外。GB 14934规定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两项微生物要求。
6、增加了迁移试验要求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
美国食品级法规(FDA 21 CFR 175-181)
美国具体对与食品接触容器及材料的通用要求:
1.厂家能够依照GMP体系(卫生生产质量管理程序及规范)运作;
2.使用符合法规中批准的材料(U.S. FDACFR 21 Part 170-189);
3.批准的原材料应符合规范中的技术指标(U.S. FDACFR Part 170-189);
4.任何进入市场的新材料必须经U.S. FDA审核及认可。
如何应对新国标GB4806.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1、加强各材质原辅料质量把控
原辅料是影响复合材料及制品安全性的首要环节,原辅料的正确选用和使用是影响复合材料及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采购原辅料时,应严格把控质量,如避免使用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材料。
2、控制生产工艺的关键点
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粘合、热熔等是常见的工艺环节,可能引入相应风险。因此,建议加强生产工艺关键点控制,避免产生后续迁移风险。
3、供应链上下游加强信息传递意识
复合材料及制品一般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材料复合而成,涉及多个生产环节,不同环节引入或产生的物质均可能影响终产品的合规性。因此,建议供应链上下游加强信息传递意识,确保影响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追溯。
GB4806.13-2023复合材料标准内容及资质报告
IOP是增塑剂棕榈酸异辛酯的英文缩写。(Isoocyt1Palmitate)。本品常作为纤维素、纤维素和聚苯的增塑剂,有内润滑作用,使制品的热稳定性好,不粘连,也不易变色〔1〕。该化合物近来还广泛用于各种护理品中,是豆寇酸酯的替代物〔2〕。其合成成本更引起关注。IOP的生产,目前仍采用传统的硫酸催化法。催化剂虽价廉易得,但副反应多,后处理繁琐,且产生三废、污染环境。为开发固体酸催化合成羧酸酯类的增塑剂,我们对三价稀土氧化物作为酯化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系列探索,筛选出氧化钕、氧化钐等的酯化催化剂,并进行了表面活化等工作〔3-6〕。
GMP规范及工艺流程的规划塑料瓶生产企业不仅应选择性能可靠的“注-吹”成型机和精密的“注-吹”模具,还应对相应的GMP规范及工艺流程进行系统设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空调系统(GMP标准厂房、十万级进化,GB/T16292-16294-1996)的主要指标:洁净度十万级,三级过滤(粗、中、高),顶送侧回方式。换气次数≥15次/h,温度T=26℃~28℃。冷冻水系统:温度T=5℃~15℃,压力P≥.2MPa,流量Q≥额定值。
VINN:P:SEP76K:瓦克还展出了VINN:P:SEP76K,这款产品在不同PH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VINN:P:SEP系列的其他乳液一样,VINN:P:SEP76K能与各种树脂、溶剂、增塑剂及其他成分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为其初始粘度高,所以特别适用于相对低速的PVC覆膜应用。此外,VINN:P:SEP76K还能够与各种基材粘合,:纸张、木材、棉布、尼龙布、硬质纤维板、聚氨酯泡沫以及经过表面处理的特定纸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