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订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和管理需要,新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标准,修订食品接触用塑料、金属、橡胶、复合材料及制品等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原则、迁移要求、允许使用的基础原料等内容,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解决行业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GB 4806.13-2023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进行介绍(主要是新旧标准变化对比),该标准将于2024年9月6日实施。GB 4806.13-2023替代了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与GB 9683-1988相比,GB 4806.13-2023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修改了标准名称
按照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命名规则,GB 4806.13标准名称定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2、扩大了适用范围
GB 9683-1988仅适用于由纸、塑料薄膜或铝箔经粘合剂(聚氨酯和改性聚丙烯)复合而成的复合包装袋,包括蒸煮袋和普通复合袋。GB 4806.13将适用范围扩大为各种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3、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和感官要求
(1) 增加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定义。
(2) 增加了各层材料及其使用的基础树脂、添加剂及其他原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3) 增加了应符合直接接触食品层材料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感官要求的规定。
4、修改了理化指标
4.1 通用理化指标: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符合各层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层和外层)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通用理化指标的规定。
(2)各层材料有相同项目时,该项目按照GB 4806.1的规定确定指标限量。
(3)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和脱色试验项目等筛查性指标, 受到直接接触层影响较大,因此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材料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4.2 其他理化指标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还应确保符合各层材料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公告中对SML和SML(T)等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2)残留物指标和残留量(QM)仅适用于该层,使用整个复合产品测试残留量不合理。
(3)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还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中对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4)当各层材料都规定了相同项目时,则依据GB 4806.1-2016中的规定确定指标限量。
5、增加了微生物限量
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 14934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除外。GB 14934规定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两项微生物要求。
6、增加了迁移试验要求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
7、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1)为确保与框架性标准的协调,复合材料及制品的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的要求。
(2)采纳行业意见,产品标签上由从外层到内层(食品直接接触层)的顺序标示材质名称,包括油墨、黏合剂和涂层,用斜杠“/”区分。具体各层材质的标示方式按照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3)当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有特殊的使用要求时,应在产品信息中标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结合了各类材质的优势,满足对食品包装的阻隔、减振、耐破损等功能性要求,所以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风险可能来自直接接触食品层中物质的迁移,也可能源于其他非直接接触食品层基材或是粘合剂、油墨中物质的迁移。复合材料因其结构特点,生产过程涉及多道环节如单一材料成型、多层材料之间的粘合或热熔等,也可能向复合材料及制品引入化学、微生物等其他污染物或物质。因此,企业需要按照各类材料对应标准的要求对原辅料进行选择和把控。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塑料、树脂、橡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等。出具资质的质检报告。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13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双C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其它资料
食品接触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接触材料作为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于食品安全有着双重意义:
合适的食品接触材料可以保护食品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保持食品本身的水分、品质等特性不发生改变;02食品接触材料含有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迁移进入食品,进而影响食品安全。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下简称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
LFGB是德国食品和饮用品法规,食品包括与食品有关的用品进入德国市场必须取得LFGB认可。食品接触材料产品在德国商业化必须通过相关测试要求,取得LFGB测试报告。
刀叉标志是一个食品安全标志。
在与食品接触的日用品上,如果有刀叉标志,就表示该产品已通过检测符合众多德国和欧洲标准,符合德国LFGB 法规要求,证明不含对产生危害的有毒物质,可以在德国及其它欧美市场销售。
GB4806.13-2023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检测指标及资质检测机构
Hendricks测试了顶衬组件和复合材料本身。他发现,零部件排放出的VOC数量不稳定,即便是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出的连续零件也是如此,因而很难得到确切的排放数据。他说:有时某种VOC的差异率可达85%,有时原生材料的排放量要高于复合材料,这是因为生产工艺中释放的热量驱散了部分VOC。Hendricks还查阅了现有的参考文献来计算汽车中的VOC初步水平,并估算出耗散率。在江森自控研究的与VOC有反应的多种化合物中,他们选择了TiO2这种由紫外线的催化剂做进一步分析。
Wohlers把南非的:eroswift视为目前3D打印领域的重要项目。该项目在211年启动,其目标是设计并建造一个3D打印系统,建造大型钛部件,而且制造速度很快。该项目目前正在开发一种5千瓦的激光器,据称其速度比其他激光系统快1倍。此外,他们还在开发一种粉末-床体融合系统,用来生产体积为2*6*6厘米的钛部件。:eroswift项目力争在215年完成该机的开发。由DeondeBeer的南非快速产品开发协会(Rapdas已经开发出Idea2产品实验室,目前正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在美国创建一家新的实验室。
1月17日,曙光院研制的某型飞机子午线轮胎顺利通过了规定的全项静态及动态模拟试验,性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已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子午线轮胎技术。专家介绍,子午线轮胎技术是高性能轮胎的尖端制造技术,能有效地提高轮胎的速度性、安全性等综合性能指标。轮胎是飞机起飞着陆过程中与地面接触的部件,是飞机至关重要的A类安全零部件,轮胎的性能制约着飞机的起降性能。高性能轮胎技术是先进飞机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飞机先进性的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