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订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和管理需要,新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标准,修订食品接触用塑料、金属、橡胶、复合材料及制品等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原则、迁移要求、允许使用的基础原料等内容,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解决行业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GB 4806.13-2023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进行介绍(主要是新旧标准变化对比),该标准将于2024年9月6日实施。GB 4806.13-2023替代了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与GB 9683-1988相比,GB 4806.13-2023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修改了标准名称
按照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命名规则,GB 4806.13标准名称定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2、扩大了适用范围
GB 9683-1988仅适用于由纸、塑料薄膜或铝箔经粘合剂(聚氨酯和改性聚丙烯)复合而成的复合包装袋,包括蒸煮袋和普通复合袋。GB 4806.13将适用范围扩大为各种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3、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和感官要求
(1) 增加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定义。
(2) 增加了各层材料及其使用的基础树脂、添加剂及其他原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3) 增加了应符合直接接触食品层材料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感官要求的规定。
4、修改了理化指标
4.1 通用理化指标: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符合各层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层和外层)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通用理化指标的规定。
(2)各层材料有相同项目时,该项目按照GB 4806.1的规定确定指标限量。
(3)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和脱色试验项目等筛查性指标, 受到直接接触层影响较大,因此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材料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4.2 其他理化指标
(1)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还应确保符合各层材料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公告中对SML和SML(T)等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2)残留物指标和残留量(QM)仅适用于该层,使用整个复合产品测试残留量不合理。
(3)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还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中对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4)当各层材料都规定了相同项目时,则依据GB 4806.1-2016中的规定确定指标限量。
5、增加了微生物限量
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 14934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除外。GB 14934规定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两项微生物要求。
6、增加了迁移试验要求
迁移试验应按照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
7、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1)为确保与框架性标准的协调,复合材料及制品的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的要求。
(2)采纳行业意见,产品标签上由从外层到内层(食品直接接触层)的顺序标示材质名称,包括油墨、黏合剂和涂层,用斜杠“/”区分。具体各层材质的标示方式按照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3)当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有特殊的使用要求时,应在产品信息中标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结合了各类材质的优势,满足对食品包装的阻隔、减振、耐破损等功能性要求,所以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风险可能来自直接接触食品层中物质的迁移,也可能源于其他非直接接触食品层基材或是粘合剂、油墨中物质的迁移。复合材料因其结构特点,生产过程涉及多道环节如单一材料成型、多层材料之间的粘合或热熔等,也可能向复合材料及制品引入化学、微生物等其他污染物或物质。因此,企业需要按照各类材料对应标准的要求对原辅料进行选择和把控。
关于我们
我们杰信公司的总部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是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GB4806系列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接受企业的委托,做食品接触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机械、厨电产品、塑料、树脂、橡胶、、金属、合金、纸张、纸板、玻璃、陶瓷、瓷釉、着色剂、印刷油墨等等。出具资质的质检报告。期中包括此文说的GB4806.13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有双C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其它资料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下简称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
微生物限量
基于对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微生物污染来源以及风险状况的评估,标准中规定了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消毒或清洗直接使用的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14934的规定,即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当然,该要求不适用于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的复合材料及制品。
食品级法规-GB 4806系列国标
基本要求:
1.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水平,不应危害健康;
2.迁移到食品中的物质不应造成食品成分,结构,色香味的改变;
3.使用的物质应尽可能降低用量;
4.使用的物质应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5.控制非有意添加物质(NIAS);
6.与食品间有有效阻隔层的、标准中未列入的物质,应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控制,迁移量不得超过0.01mg/kg;
7.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应符合GB 31603的要求。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制品检测内容及广州实验室
Sb2O5的加入量对PVC地板阻燃性的影响如所示,以氧指数(O.I)表示其阻燃性。由图可见,Sb2O5对PVC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加量超过12后效果不再明显提高。卤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含卤阻燃剂在燃烧时产生不燃的HX气体,HX气体起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同时也有隔绝作用,使燃烧表面隔绝空气和热。同时HX能高聚物的连锁反应,起消除自由基的作用。此外,含卤阻燃剂与Sb2O5配合使用时还有协同作用,即含卤阻燃剂在燃烧时产生的HX与Sb2O5反应生成SbX3,对燃烧表面起覆盖隔绝作用。
Heggs介绍说,该材料可被用于任何种类的家用柔性PVC产品中。GeonBIO所用的reFlex生物增塑剂以大豆为原料,且通过美国药监局批准,而且不含邻苯二甲酸盐。Barcon说,GeonBIO还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可提高使用频率,生产效果更好。Heggs说,大豆因为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是生物塑料中的常用原料。他介绍说,大豆的化学特性还在化学改性方面受到青睐。普立万是的reFlex生物增塑剂在北美和亚洲的许可方。
P的成型加工性能1)P的吸湿性较小,但在高温下的水分比较敏感,成型加工时会使P分子降解,色泽变深,表面产生斑痕,故通常应进行干燥处理。P熔料有极好的流动性,因此易于成型薄壁、形状复杂的制品,但要注意模具溢料,以及喷嘴流涎现象。P有明显的熔点,当温度升至熔点以上时,流动性会猛然增加,尤要引起注意。P成型加工范围较窄,冷却时结晶很快,加之流动性好,特别适于快速注射。P了有较大的收缩率及其收缩范围,且在不同方向的收缩率差别较其他塑料更明显。P对缺口、尖角的反应很敏感,在这些位置易出现应力集中,使承载能力大为下降,在受力或受冲击时易发生破裂,因此在设计塑件时应注意这一点,所有转角处,特别是内部转角应尽量采用圆弧过渡。纯P的伸长率可达2%,因此带有较小凹陷的制品可以从模具上强制脱模。但用玻纤或填料填充后,其伸长率大为下降,在制品中如有凹陷就不能实施强制脱模。P模具的流道在可能的情况下以短粗为佳,以圆流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