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
为学费放弃保研
河北师范大学的小茹,本来拥有保送到河北大学读研的机会,几经思考,决定放弃。促使她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之一,就是研究生的学费。“保送生正确的说法是推免生,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不收取学费的,即使交学费,奖学金的额度完全可以覆盖学费。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越好的学校奖学金的力度越大,奖项也多,而且能补助的人也越多。专业型硕士就是全部要自费,自费金额大概一万左右”。
小茹之前努力的方向就是河北大学的推免生,但是学校只接收211、985院校的学术性推免生,小茹所在学校推免过去,只能是按专硕接收,专硕学费更高,对于小茹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思前想后,小茹忍痛放弃了推免的机会,重上考场。“我想我自己要考试的话,是考学术型硕士,考的好还能争取到免学费的那几个名额,即便争取不到免学费的资格,考个自费的也比专硕学费低。”
薄弱专业有隐忧
“全面收费后,薄弱学校、薄弱专业可能会受到冲击”,河北经贸大学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张主任经常接到考生咨询,被问到较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公费生”,可见,免学费是考生在衡量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的指标之一。“2010年,报考我校的生源中,本三层次考生几乎占三分之一,而本校大量优秀毕业生则报考985工程、211工程及中科院等重点院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致使本校研究生生源大幅下降”,省内一所骨干高校研究生院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留住人才,学校前两年还特别制定了鼓励政策,“本校本一专业前三年综合测评累加在本专业前20%的考生免除全部学费,本二专业综合测评前15%的考生免除全部学费”。今后这种免学费的奖励,很有可能改为奖学金、助学金的吸引,“但是配套政策还没有公布,学校只能持观望态度”。
名校竞争加剧
“全班49个人,考研(微博)的应该在40个人以上,一方面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二来也为找工作搭建平台”。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的小薛举了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有同学联系省级电视台实习,但是得到的答复是,电视台原则上只接受985、211院校。“先拿到名校学历,才能找到门当户对的单位”是多数同学的共同想法,小薛对全班同学做的考研摸底,同学们将考研目标定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微博 招生办)、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微博)、南京大学(招生办)、武汉大学(微博 招生办)”等学校名气、专业排名都响当当的高校。“今后即使收费,考上名校的研究生也可以抵消经济上的投入,名校平台更高,将来就业更有竞争力,算得上是高投入高产出”,同学们心里都有一笔经济账。
定心丸:奖学金更高
在浙江大学读研一的河北籍考生林明感觉收学费对他没有任何影响,每学年研究生学费一万二,听着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但是学校每年奖学金有两万元,交完学费还能富余出八千元,勉强够基本生活费。“两万元是一等奖学金,覆盖面比较大,班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能拿到,这些同学待遇相当于公费研究生,拿不到一等奖学金的学生,相当于自费生,他们的学费也是一万二,奖学金低于两万”。
林明和哥哥同读浙大,哥哥2005年入学,比林明早7年,免学费、每个月几百元生活补贴,算下来哥俩实际支出几乎一致,对这个家庭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毕竟浙江大学是985中的名校,国家扶植力度大、经费多,河北高校能否争取到高额的奖学金,还是个未知数”。虽然省内外已经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改革,但是部分同学还是担心省内高校的奖学金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