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审计目标与范围:
审计机构与企业沟通,明确审计的具体目标、范围、时间要求等。
企业需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企业概况、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等。
签订审计委托协议:
双方基于沟通结果签订审计委托协议,明确审计范围、时间、费用等关键条款。
组建审计团队:
审计机构根据审计项目的复杂性和规模,组建专 业的审计团队,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 业知识和经验。
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团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审计目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和时间安排。
资料收集与初步评估:
企业按照审计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资料、业务资料及其他必要的审计证据,如财务报表、账簿、凭证、合同、协议等。
审计团队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业务流程和财务状况。
现场审计:
审计团队进驻企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业务流程、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
运用询问、观察、检查、重新计算、分析程序等审计方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风险评估与识别:
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团队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收集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详细的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审计过程和结论。
初步审计意见:
审计团队在完成审计程序后,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发表初步审计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调整的事项。
沟通与交流:
就初步审计意见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听取其意见和解释,必要时对审计结果进行调整。
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在与被审计企业达成一致意见后,审计机构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表述和评价。
提出改进建议:
审计机构在审计报告中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整改:
企业根据审计建议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构反馈整改情况。
后续监督:
审计机构可以对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后续监督,确保审计建议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