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一种极其可怕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据统计,仅汶川大地震就造成了近 7 万人死亡,37 万多人受伤,1.8 万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 8451 亿元。在地震中,房屋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房屋抗震鉴定可以评估房屋的抗震能力,为后期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通过对房屋结构的现状、改造方案和未来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房屋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房屋抗震鉴定还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地震发生前,对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可以及时发现房屋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和改造,避免在地震中发生倒塌,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例如,在以往的地震中,一些经过专业检测鉴定的房屋抗震等级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在地震中完好无损,而一些老旧房屋由于未进行专业检测,在地震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等损害现象。
此外,房屋抗震鉴定还可以为zhengfubumen制定抗震减灾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对房屋抗震性能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房屋的抗震能力,为zhengfubumen制定抗震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整个社会的抗震减灾能力。
综上所述,房屋抗震鉴定对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重视房屋抗震鉴定工作,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提高房屋的安全性。
二、房屋抗震鉴定标准(一)不同建筑类型的鉴定要求甲类建筑在抗震验算和构造方面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乙类建筑抗震验算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除 9 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丙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类建筑在 7 - 9 度时,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抗震构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6 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对于特殊建筑,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例如学校等建筑,考虑到小学生及幼儿自救能力较弱,应予以重点保护,当层数不超过三层的低层建筑且小学生及幼儿密集程度较高时,列为乙类建筑。
(二)后续使用年限与鉴定方法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应采用不同的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 30 年的建筑(A 类建筑),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 A 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的两级鉴定,在第 1 级鉴定中,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应依据纵、横墙间距进行简化验算,当符合第 1 级鉴定的各项规定时,应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符合第 1 级鉴定要求时,除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应在第 2 级鉴定中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计入构造影响作出判断。后续使用年限 40 年的建筑(B 类建筑),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 B 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在整体性连接构造的检查中尚应包括构造柱的设置情况,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 2010 的底部剪力法等方法进行验算,或按照 A 类砌体房屋计入构造影响进行综合抗震能力的评定。后续使用年限 50 年的建筑(C 类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
三、房屋安全抗震鉴定方法(一)两级鉴定流程房屋抗震鉴定方法分为两级。第一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在这一阶段,主要检查房屋的整体结构布局、构件连接情况、材料强度等方面。例如,检查房屋的基础是否牢固,承重结构是否有明显变形或损坏,围护结构的连接是否可靠等。通过对这些宏观方面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房屋的抗震性能。
第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房屋抗震能力综合评价。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房屋的结构类型、尺寸、材料强度等参数,进行抗震验算。同时,还要考虑构造因素对房屋抗震能力的影响,如构造柱的设置、墙体的连接方式等。如果房屋满足第一级抗震鉴定的各项要求时,房屋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否则应由第二级抗震鉴定做出判断。
(二)多层砌体房屋鉴定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不同体系下有不同的鉴定要求。
刚性体系:
先检查其整体性和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位是否满足要求。整体性主要看墙体的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明显裂缝等。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位如墙角、门窗洞口等。
接着根据房屋宽度、横墙间距和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来判断是否符合抗震要求。若不符合时须进行第二级鉴定。
非刚性体系:
第 1 级鉴定只检查其整体性和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位。
所有非刚性体系房屋均需进行第 2 级鉴定。
在进行第二级鉴定时,需对综合抗震能力进行分析判断:
一般均需计算砌体房屋抗震墙的面积率。
当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明显不均匀时,按设计规范的方法和要求验算其抗震承载力。
位于 7 度、8 度、9 度区的房屋的层数分别超过 6 层、5 层、3 层时,按设计规范的方法和要求验算其抗震承载力。
当计算得出的面积率较高时,对构造上不符合第 1 级要求的程度,可考虑利用以往地震的大量资料分析得出的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来综合评定。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依据主要是其人员密集程度、使用功能、规模、地震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
公共建筑:
体育建筑中,使用要求为特级、甲级且规模分级为特大型、大型的体育场和体育馆,抗震设防应为乙类。大型体育场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 40000 人,大型体育馆(含游泳馆)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 6000 人。
影剧院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抗震设防应为乙类。大型剧场、电影院指座位不少于 1200;大型娱乐中心指一个区段内上下楼层合计的座位明显大于 1200 同时其中至少有一个座位在 500 以上。
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抗震设防应为乙类。大型商场指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 25000m² 或营业面积 10000m² 以上的商业建筑。
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抗震设防应为乙类。大型博物馆指建筑规模大于 10000m²。
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在上述展览馆、会展中心中,在一个区段的设计容纳人数一般在 5000 人以上。
居住建筑:抗震设防不应低于丙类。但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可比照幼儿园相应提高抗震设防类别。人数较多的幼儿园指单体建筑幼儿人数 200 人以上;人数较多的小学指单体建筑学童人数 600 人以上。
房屋安全鉴定中抗震检测的主要参数有: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房屋抗震检测适用于未抗震设防或设防等级低于现行规定的房屋,尤其是保护建筑、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改建加层房屋。这些房屋由于建造年代较早、设计标准较低或经过改造加层等原因,其抗震性能可能无法满足现行的抗震要求,需要进行抗震检测鉴定,以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二)抗震检测步骤搜集房屋初始工程有关资料
房屋抗震检测必须尽量去了解当前房屋的初始工程的相关资料,例如:施工图纸、房屋地质勘察报告、历史施工记录等相关工程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了解房屋的结构形式、材料强度、施工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后续的检测和分析提供依据。
房屋现状了解
因房屋可能过久,与初始相关资料的描述有不符合的地方也是正常。因此需对房屋现状仔细的调查,并且留意房屋是否还含有除了抗震质量问题以外的其它问题。在现状了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测量、拍照等方式,记录房屋的外观、结构、损伤情况等信息,为后续的检测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现场检测
开始动工制定好相对应的检测施工方案后,依据检测方案针对不同的建筑物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特别是房屋荷载力、损伤情况、裂缝出现情况等关键参数。现场检测是房屋抗震检测的核心环节,需要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房屋的各项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
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解析
依据各方面的数据,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高明的检测手法对房屋整体的结构进行抗震能力解析。并且结合相关参数得到最后的鉴定结论。在抗震能力解析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房屋的结构形式、材料强度、损伤情况等因素,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准确评估。
出具报告
房屋抗震检测施工进行完毕之后,会在 7 - 10 天内出具检测报告。报告里应含有房屋检测最终结论以及对房屋现状的处理建议,例外建议房屋进行相对应的加固、维修等处理措施。检测报告是房屋抗震检测的最终成果,需要准确、客观地反映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为房屋的使用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