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障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承担着建筑物自身重量以及各种外部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风、雪等)。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如裂缝、变形、材料老化等问题,避免结构失效导致建筑物坍塌等严重事故,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对于一些特殊建筑,如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古建筑等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结构检测更是确保公共安全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措施。
质量评估与验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建筑材料、构配件以及结构实体进行检测,可以验证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例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配置等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在建设阶段就得到有效控制。
在建筑物交付使用前,结构检测报告也是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助于判断建筑物是否具备安全使用的条件。
维护与改造依据
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和使用环境的变化,建筑结构会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定期的结构检测可以为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依据,合理安排维修和加固计划,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当建筑物需要进行改造(如加层、扩建、功能改变等)时,结构检测能够准确评估现有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性能,为改造方案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确保改造后的建筑物依然安全可靠。
设计资料收集
建筑图纸:收集建筑的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了解建筑的布局、层数、高度、跨度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建筑结构的类型(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和规模。
结构设计图纸:获取结构设计图纸,包括基础图、结构布置图、构件详图等。查看结构体系的构成,如柱、梁、墙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同时,关注设计所采用的材料强度等级(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型号等)、荷载取值(恒载、活载、风载、雪载等)和设计计算方法。
设计变更文件:查阅设计变更通知、图纸会审记录等文件,了解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设计修改,以及修改的内容和原因。这些变更可能会影响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施工资料收集
材料检验报告:收集建筑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水泥、钢材、砖、砌块等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这些报告可以验证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对于混凝土和砂浆,还应包括配合比设计报告和试块强度试验报告。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如基础钢筋验收、柱梁节点钢筋隐蔽、防水层施工等记录。这些记录反映了施工过程中关键部位的质量情况,对于评估结构的隐蔽部分质量非常重要。
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记录:查看施工日志,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天气情况、施工进度、施工工艺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同时,收集质量检查记录,包括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以全面了解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材料检测
回弹法:利用回弹仪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测试,通过回弹值反映混凝土的表面硬度,进而推算混凝土的强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大面积快速检测。
超声 - 回弹综合法:结合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和回弹值来综合评定混凝土强度。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回弹法的不足,提高检测精度。
钻芯法:从混凝土构件中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进行抗压试验来直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该方法精度高,但对结构有一定的损伤,通常用于对其他检测方法的验证或对重要构件的检测。
强度检测:
碳化深度检测:在混凝土构件表面钻孔,用酚酞试剂滴在孔壁的新鲜断面上,根据颜色变化来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碳化会降低混凝土的碱性,影响钢筋的耐久性。
耐久性指标检测: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等耐久性指标。抗渗性检测可以通过抗渗仪对混凝土试件施加水压,观察试件在规定时间内的渗水情况;抗冻性检测则是通过模拟冻融循环,观察试件在多次冻融后的外观和强度变化。
钢材检测
力学性能检测:从结构构件中取样,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方法检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拉伸试验可以得到钢材的应力 - 应变曲线,直观地反映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性能。
化学成分分析: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钢材质量存在疑问或需要确定钢材的品种时,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钢材中碳、硅、锰、硫、磷等元素的含量,判断钢材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锈蚀检测:观察钢材表面的锈蚀情况,采用卡尺等工具测量锈蚀厚度,评估钢材的剩余承载能力。同时,可以使用涂层测厚仪检测钢材表面防腐涂层的厚度,判断防腐措施是否有效。
砌体材料检测
砖和砌块强度检测:对于砖砌体,可采用回弹法检测砖的强度,通过回弹仪在砖表面测试回弹值来推算砖的强度。对于砌块,可通过取样试压的方法,将砌块制成标准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砂浆强度检测:常用的方法有贯入法和回弹法。贯入法是通过贯入仪将测钉贯入砂浆一定深度,根据贯入阻力来确定砂浆强度;回弹法是利用回弹仪在砂浆表面测试回弹值,结合砂浆的碳化深度来推算砂浆强度。
砌体抗剪强度检测(如有需要):通过原位剪切试验,在墙体原位对砌体进行抗剪强度测试,获取砌体的实际抗剪性能数据。
外观检查
整体外观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建筑结构的整体形态,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倾斜、变形、裂缝等现象。对于高层建筑或大型建筑,可以利用全站仪、经纬仪等仪器进行测量,确定结构的垂直度和整体变形情况。
构件表面检查:对柱、梁、墙、板等结构构件进行详细检查。查看构件表面是否有裂缝、剥落、露筋、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对于裂缝,要记录其位置、长度、宽度、走向等信息,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如荷载作用、温度变化、收缩等)。
连接部位检查:检查构件之间的连接(如梁柱节点、墙板连接等)是否牢固。对于钢结构,重点检查焊缝是否有裂纹、咬边、未焊满等缺陷,螺栓连接是否松动;对于混凝土结构,检查节点区混凝土是否密实,钢筋锚固是否符合要求。
尺寸测量
用钢尺、卡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结构构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柱的截面尺寸、梁的高度和宽度、墙的厚度、板的厚度等。将测量结果与设计文件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可能会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对于钢结构构件,还应测量杆件的长度、截面尺寸、螺栓间距等,确保钢结构的安装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承载能力评估
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如结构类型、材料性能、构件尺寸等)和所承受的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载、雪载等),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对于简单结构,可以采用手算方法,按照结构力学原理计算构件的内力(如轴力、剪力、弯矩);对于复杂结构,通常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如 ANSYS、SAP2000 等)进行计算。
将计算得到的内力与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比较。构件的承载能力可以根据材料强度、构件尺寸和相关设计规范计算得出。例如,对于混凝土梁,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抗拉强度以及梁的截面尺寸计算其抗弯承载能力。通过比较内力和承载能力,判断结构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变形检测
对建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检测。对于竖向结构构件(如柱、墙),主要检测其垂直度和沉降情况;对于水平结构构件(如梁、板),重点检测其挠度。
沉降观测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周围和内部设置沉降观测点,利用水准仪定期进行观测,记录各观测点的高程变化,绘制沉降曲线,分析建筑物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挠度检测可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或专门的挠度仪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规范允许值进行比较,判断结构的变形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结构动力特性检测(如有需要)
对于一些高层、高耸或重要的建筑结构,进行动力特性检测,如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通过振动测试设备(如加速度计、拾振器等)在建筑物上布置测点,采集结构在环境激励(如风、微地震等)或人工激励(如激振器)下的振动响应信号。
利用信号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风振响应以及结构的损伤识别等。
收集渠道
向建筑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收集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材料检验报告等资料。对于历史建筑或信息缺失的建筑,还可以尝试从当地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获取相关信息。
核对与整理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仔细核对设计文件中的结构信息(如结构类型、构件尺寸、材料强度)与施工资料中的质量检验数据(如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钢材复验报告)是否一致。检查设计变更文件,明确变更内容对结构的影响,并在检测过程中重点关注变更后的结构部分。
混凝土材料检测方法
回弹法操作要点: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测试面,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在每个构件上选择 10 个测区,每个测区面积不宜小于 0.04m²,每个测区布置 16 个回弹测点。根据回弹值和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通过相应的强度曲线推算混凝土强度。
超声 - 回弹综合法操作要点:在混凝土表面布置测点,测点间距不宜小于 30mm。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和回弹仪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测试,记录超声波传播速度和回弹值。通过专用的计算公式或回归方程,结合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推算混凝土强度。
钻芯法操作要点:钻芯位置应避开钢筋和预埋件,芯样的直径和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钻取芯样后,将芯样加工成标准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碳化深度检测方法:在混凝土表面用冲击钻打孔,孔深约 10 - 20mm,用毛刷将孔内碎屑清理干净,然后用滴管将酚酞试剂滴入孔内,观察孔壁颜色变化。用钢尺测量从混凝土表面到变色边界的距离,即为碳化深度。
耐久性指标检测方法:抗渗性检测时,将混凝土试件放入抗渗仪中,从试件底部施加水压,观察试件在规定时间(如 28 天)内的渗水高度或渗水情况,以评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抗冻性检测是将混凝土试件在水中浸泡饱和后,放入冻融试验箱中进行规定次数(如 100 次)的冻融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在 - 18℃左右冻结和在 + 5℃左右融化,观察试件在循环后的外观变化和强度损失情况。
钢材检测方法
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现场取样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操作,确保样品的质量和代表性。在实验室进行拉伸试验时,将钢材试样安装在试验机上,按照规定的加载速率进行拉伸,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力 - 位移数据,绘制应力 - 应变曲线,从而获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指标。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对钢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取样时要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将样品加工成适合分析的形状和尺寸后,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书进行分析。
锈蚀检测方法:钢材锈蚀程度检测可以通过观察、卡尺测量锈蚀厚度等方法进行。涂层测厚仪检测防腐涂层厚度时要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在钢材表面多个位置进行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砌体材料检测方法
砖和砌块强度检测方法:回弹法检测砖强度时,在砖的表面选择合适的测点,每个砖样至少布置 10 个测点,根据回弹值和砖的品种、生产工艺等因素,通过相应的换算公式推算砖的强度。取样试压法检测砌块强度时,按照标准要求制作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砂浆强度检测方法: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时,将贯入仪垂直置于砂浆测试面,将测钉贯入砂浆一定深度,记录贯入阻力值,根据贯入阻力与砂浆强度的关系曲线确定砂浆强度。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时,在砂浆表面选择测点,结合砂浆的碳化深度,通过相应的换算公式推算砂浆强度。
砌体抗剪强度检测方法:原位剪切试验是在墙体原位选择合适的试验部位,通过千斤顶等加载设备对砌体施加水平剪力,同时测量砌体的位移,记录试验过程中的荷载 - 位移曲线,获取砌体的抗剪强度。
外观检查方法
直接观察法:检查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工具(如裂缝宽度测量仪、钢尺、小锤等)对结构构件进行外观检查。对于高处或不易观察的部位,可以借助望远镜、吊篮、登高车等设备进行查看。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如裂缝位置和宽度、剥落面积、露筋位置等。
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对于钢结构焊缝,可采用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等进行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仪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检测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等;磁粉探伤则是利用磁性材料在缺陷处形成的漏磁场吸附磁粉,从而显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对于混凝土结构内部质量检查,可采用超声法,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波幅等参数来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空洞、疏松等缺陷。
尺寸测量方法
使用钢尺、卡尺、激光测距仪等工具对结构构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对于规则形状的构件,如矩形柱、梁等,直接测量其边长、高度、宽度等尺寸;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构件,如异形柱、弧形梁等,可以采用分段测量、弦长测量等方法确定其尺寸。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测量工具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每个构件的尺寸应在多个位置进行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手算方法(适用于简单结构):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对于梁、柱等构件,通过计算其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如轴力、剪力、弯矩),并与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比较。例如,对于受弯构件,根据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其抗弯承载能力(其中为抗弯承载能力,为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系数,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梁宽,为梁的有效高度,为受压钢筋屈服强度,为受压钢筋面积,为受拉钢筋屈服强度,为受拉钢筋面积,为梁高)。
有限元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建筑结构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中准确输入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边界条件和荷载等参数。运行软件后,获取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判断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变形检测方法
沉降观测方法:在建筑物的基础或墙脚周围、柱子底部等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应牢固可靠且便于观测。使用水准仪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对观测点进行高程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和高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计算各观测点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绘制沉降 - 时间曲线,判断建筑物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