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政策法规:企业需熟悉《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外债备案的要求和限制。
确定申请主体:通常由境内控股企业总部(总公司、总行等)作为申请主体。
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报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存续外债及合规情况、借用外债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和财务可持续性分析,借用外债方案(包括外债币种、规模、利率、期限、债务工具类型、担保或其他增信措施、募集资金用途、资金回流情况及借用外债工作计划),外债本息偿付计划及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借用外债真实性承诺函等。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企业近三年的财务审计报告或经审计的上一年度财务报告。
关于外债资金用途的相关文件,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协议等。
如有担保,提供担保合同或相关文件。
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征信报告。
还款资金来源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
登录系统:企业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政务服务”频道,或指定的企业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
填写并提交申请:按照系统要求填写《企业借用外债备案登记申请表》,并上传准备好的申请材料电子版。
形式审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等。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将一次性告知企业需要补正的内容。
实质性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进行实质性审查。审核机关对企业的资质、外债用途、偿债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估。
出具审核结果:
审核通过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审核登记证明》。
审核未通过的,出具不予审核登记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办理相关手续:企业凭《审核登记证明》办理外汇、资金出入境等相关手续。
信息报送:企业在借用外债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系统向审核登记机关报送借用外债信息。每年1月末和7月末前5个工作日内报送外债资金使用情况、本息兑付情况和计划安排、主要经营指标等信息。
合规使用资金:企业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外债资金,不得用于投机、炒作等行为,除银行类金融企业外,不得转借他人。
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合理控制外债规模,优化外债结构,并制定风险防控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