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彩展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展厅展馆设计与展台搭建、展位设计、装饰装修、活动策划,我司拥有优秀的设计和执行团队,网址www.scjczs.cn,电话028-87337734,qq:1966755837,欢迎来电咨询。
摘要:我国会展人才供需矛盾的核心问题是会展教育资源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因此,会展教育建设应重点围绕教育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匹配,促进教育资源的科学化,优化专业设置、细分和强化课程设置、创新工学交替模式、紧密校企合作关系。本文试图从提高会展教育质量出发,重新定位会展教育,从而推动会展教育格局的战略性调整。
在我国会展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更应重视素质教育。由于会展业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隐性知识的积累大大高于显性知识的学习,因此,会展教育的重点应强调实践性,会展本科类教育需逐步形成会展高职本科教育体系;专科类会展教育要为会展市场、会展企业量身定制人才,打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瓶颈,加强会展业务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建立会展教育的工学交替模式
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对会展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将产生巨大影响,工学交替正成为会展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以会展专业本科为例,学生在四年期学制中,实行“学工学工”交替形式,也就是“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形式。在校的第一年和第三年以理论学习为主,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包含一定实践性内容;第二年及第四年以会展企业实习为主,二年在校学习、一年半在会展企业工作、半年完成毕业设计使会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比提升为一比一,学生按学校的实习教学大纲和会展企业的培训计划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取得相应学分。从而使会展专业学生通过课堂、现场、职场的互动教学,练就“真功夫”。
会展教育建立工学交替模式有三大好处:一是人校后学生首先学习专业技能课、进行专业思想的培养,对所从事的行业和行业所要求的人才规格有初步了解;二是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进行,有利于学生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三是在会展管理理论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有了前期实践的经验基础,有利于理解会展管理理论和会展的经营理念,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体验丰富所学的管理与服务理论。在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过程中,必须合理解决学校与会展企业合作环节中的问题,才能确保工学交替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1.校企间要相互了解,形成良性互动
在与会展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会展企业对会展教育缺乏了解,特别是对会展教育院校的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院校邀请会展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到学校进行参观交流,同时,院校应主动聘请会展企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专职辅导员)。通过这种方法,会展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对教学目标与设置也逐步有了认识。同时,会展院校也可组织相关教师到企业中去,通过参观,甚至动手操作,了解会展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清楚会展企业岗位的设置、用人的标准,以及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学校通过与相关会展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关系,获取最直接的信息,针对会展业发展的社会需要调整课程,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培养学生,使会展院校在专业建设与调整、实践岗位的推荐等方面始终把握主动权。同时,通过院校与会展企业的合作,可以让院校更加了解会展企业的需求和愿望,促进会展企业认同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形成互动式交流合作机制,为工学交替模式的开展与学生的就业创造条件。
2.调整会展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调整会展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是实施工学交替模式的关键,会展院校如何根据会展业特点,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适应会展学生到会展企业去顶岗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对第一学年的新生(经过理论教学后)进行数周的会展业认识实习,实习结束后,回到课堂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第二学年,安排学生在教学基地进行一年的运营实习,师资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教学。使会展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学年,学生回到学校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和消化顶岗实践的经验,解决会展理论与社会实践中的热点、疑点与难点问题,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到会展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及完成会展论文的设计,通过四年的“工学交替”,尚未毕业的会展专业学生能熟练掌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再加上会展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到的企业文化和理念,毕业论文的主题将更符合会展业发展实际,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符合我国会展企业的用人标准与需求,就业前景广阔。3.深化会展教育改革,适应工学交替为满足工学交替的会展教学模式,会展院校的理论课时间可安排在会展活动淡季进行,将会展实践课调整到旺季,这样会展企业就能够提供岗位给学生顶岗实践。较好地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冲突的问题。通过深化会展教育改革,根据会展专业对应的不同实践岗位,学校应随时跟踪并适时调整教学规划,使会展教学管理变成动态的过程。会展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需根据工学交替模式的具体要求,避免发生冲突。最大程度地满足会展企业需要和学校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需要,做到校企双赢。尽管这将大大增加会展教学管理的难度,但有利于工学交替的开展,从而使会展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符合会展企业与会展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会展院校与会展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会展院校与会展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将极大地提高会展教育的质量,改善会展教育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状态。
1.校企合作应以创新方式丰富会展教育内涵
第一步确定校企合作的方向,会展教育要明确把校企合作视为学科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组织会展教职员工,走出校门,深入会展企业,了解会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与各相关会展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供给关系,让会展企业直接参与会展专业招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和教学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步夯实校企合作基础,会展教育主动接轨会展企业,不仅为会展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解决就业岗位,更需在与会展企业展开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合作同时,真正了解会展企业的所需,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确保实现会展教育、会展企业与会展学生的“共赢”。会展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更多考虑会展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确保校企双方合作目标的明确性,合法权益的保障性和校企合作的稳定性。
第三步实现校企合作跨跃,会展教育要审时度势,明确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将研究型教学模式移植到应用型教学当中。学习借鉴德国、美国等会展发达国家先进的会展教育理论与技术,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训练,开展前瞻性课程和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和专业建设研究、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与会展企业共同创办会展实验室(引进会展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工艺与科研成果,开发产教研结合的软件产品)、合作创办会展实习教学基地、开展专项科技攻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等。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双元制”会展教育的新途径,使会展专业学生更加适应会展市场和企业的要求。
2.校企合作应狠抓重点建设,实现由量变向质变飞跃
导致我国会展教育畸型人才“过剩”现象原因诸多,会展企业想要的人才引不进,会展院校培养的人才送不出去,原因在于会展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课程设置脱离会展实际,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不达标,综合素质不强,无法达到会展企业的用人标准。为改善这种会展教学状态,会展院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需狠抓三个建设:
一是狠抓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不断加强会展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实训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率。先进的实习实训设施和技术优势,为参与会展企业技术研发、技术转化、技术改造提供条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供可靠的保障,提高实践课程的开课率。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会展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每年组织专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会展企业参与会展运营实践和技术革新,让专职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选派优秀教师到会展发达国家院校对口考察与培训。同时,选聘学科带头人,奖励在会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吸纳优秀人才,以此推动整个会展教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三是狠抓培养模式建设,为会展企业量身定做“超值”的人才。会展教育能否为会展企业输送过硬的人才是决定校企合作能否深入持久的根本。因此,会展教育要完善与大力推行“订单式”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为会展企业量身定做会展人才。在校学生在学习阶段广泛参与会展企业的工作实践,进入会展企业工作后迅速融人企业文化,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直接为会展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会展教学与岗位就业的“零距离”。
3.校企合作应坚持以会展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
随着近几年高校会展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致使许多会展专业毕业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无业可就,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会展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打响会展教育品牌在于会展教育如何积极指导,帮助会展学生就业,会展教育如何逐步构建会展校企合作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会展人才市场需求网络,了解对会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供求态势、发展趋向,从而使会展人才培养计划更完善、更具针对性,也更适应企业所需,这是我国所有开办会展教育专业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会展教育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会展人才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的新路子,为推动我国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