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旧手机翻新
本报记者 赵永宏
近日,从事旅游工作的市民张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反映,他于今年5月在市区某二手手机店买了一部品牌触屏手机,使用不到两周后发现手机触摸屏幕失灵,尤其是来电时屏幕锁定滑条怎么也滑不开,无法接听电话。他找手机店理论,却被告知张先生购买的是水货手机,液晶屏失灵不能享受保修服务,需要多花近300元更换屏幕,之后他到一位朋友开的手机店咨询,朋友告诉他这部手机是部翻新机。
无独有偶。9月10日,记者一位在政府某部门做公务员的朋友说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他不小心丢了1部手机,后来在购买手机前,他认为自己已使用过2款与丢失的手机同型号的手机,对该机型功能及使用十分熟悉,因此他没有过多检查就到某手机广场又买了部该型号手机。可是在营业厅办理补卡手续时,营业员发现新机上有许多电话号码,就问他怎么没插卡还有这么多电话。他说是否是手机卡里本来存在的。为验证卡的“清白”,营业员从机里取出卡后,发现机里的通讯名录仍然不变。为此,营业员肯定地认为此机一定用过,建议他不要删除电话号码,与卖方联系。记者的这位朋友很细心,数了数手机里的陌生电话号码,一共有80个。后经检查确认,该机是翻新机。
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我市有一小部分手机专卖店在回收旧手机,并暗中“经营”翻新业务。一些手机店是行货、水货兼售,并且水货手机的销量比例几乎占了店内总销售量的四分之三。而就在这些水货手机中,往往掺杂着不少翻新机。销售一部翻新机的利润远比销售一部全新机来得多。“以16g的iphone4为例,其回收价为3000元左右,经过回收、翻新、批发和零售商的层层加价后,按水货的新机价卖出约在4300元左右,而按照行货出售,其价格将达到近5000元。”曾经营过手机店的王先生坦言。
王先生还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往往忽略手机配件的问题。除了做翻新机,手机商最赚钱的地方就是从手机配件上入手,市面上出售的手机一般都随机配有电池、充电器,有的机型还配有内存卡。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原厂附带的配件掉包换成假冒的配件,一块假冒电池跟原厂电池差价多在100元左右,充电器的差价也有几十元。而如果不跟原装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比对的话,消费者一般无法分辨。”
“如果市民买到这些旧手机,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很有可能出现信号不稳定、网络兼容性差、待机时间短等诸多问题。由于店家一般不出具正规发票和保修卡,因此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在一家经营正规品牌手机店从事维修工作的徐先生表示。
市通信部门一位负责人分析认为,目前手机市场管理制度还局限在新手机上,并没有对二手手机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其实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制度,规范二手手机市场的收售。另外,消费者辨别意识及维权意识的薄弱,也是翻新手机出现的重要原因。
对此,这位负责人提醒消费者,最好不要与路边的手机回收小贩做生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卖出还是买进二手手机,均无保障,万一引起争执,还很难脱身。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