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

装备走出去 打造对外投资2.0时代

更新:2015-08-26 13:58 浏览:3次
装备走出去 打造对外投资2.0时代

 纵观世界经济分化复苏的外部环境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在条件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规模走出去与高水平引进来将同步发生,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部署产能和装备走出去的战略措施。由此,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互动关系将发生变化,从以消费品出口为主发展到以资本品出口为主;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搭乘他国顺风车发展到向其他国家转移产能给他国搭乘顺风车的机会;从国际产业体系的后来者和跟随者发展成为建设者和局部引领者。

中国装备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中国装备走出去,顺应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装备制造需求增加的发展势头,同时满足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能力增强的发展需要,更符合国际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国际市场对装备制造需求增加。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推进装备制造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2013年—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高达56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估算,2020年前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投资。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5亿,对基础设施特别是市政设施需求显著增加。这一切都使装备制造走出去面临巨大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装备有能力满足国际需求。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电力、铁路、港口、造船、通信、冶金、建材、轻工、家电等门类制造业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其中有221种工业品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22%以上。其中发电设备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2%,造船和电信分别占42%和38%,拥有绝对竞争优势。在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新常态、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出口增速降低、国际竞争激烈导致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势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难以以传统方式担当使命,需要创新思维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进装备制造走出去带动产能国际转移,这是内生动力。

推进装备走出去符合国际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上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伴随工业大国的装备制造走向海外: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向欧洲大陆转移产业,促进了欧洲的整体崛起,20世纪中期美国向北美和南美国家转移产业推进了邻国的工业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向东南亚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成就了“四小龙”的梦想。中国改革开放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并且中国继续需要并欢迎高水平的产业合作。可见,推动装备走出去不是中国的独创,而是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规律的决策。

中国装备走出去有现实基础

自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伴随成套设备出口增加、对外承包工程及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开展装备制造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模范围快速扩大。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3年末,中国境外制造业企业占22.1%,制造业投资存量420亿美元,占各行业投资存量的6.4%。进入2015年以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成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亮出的新名片,涉及亚洲、拉美、欧洲和非洲,正在助力打造“走出去”战略的升级版。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达到50.9亿美元,同比增长63.1%。此外,在中国领导人推动下,中方与巴西等拉美国家签署了产能与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及70余项合作文件,同意成立中拉产能合作基金(300亿美元);与欧洲国家签署总额近700亿美元的装备产能投资协议及合同。

产业领域分布广泛。迄今我国装备走出去涉及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和航空等广泛领域,代表了国内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2015年1月,中国与非盟签署推动非洲“三网一化”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将带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装备走出去。2015年3月,哈萨克斯坦总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开展钢铁、有色金属、平板玻璃、炼油、水电、汽车等广泛领域产能合作的33份文件,项目总金额达到236亿美元;在印尼总统访华期间,双方同意深化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鼓励中印尼两国企业在电力、光伏、钢铁、有色金属等产能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2015年5月,中俄签署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重点领域是基础设施、装备制造业、建材、矿业、石油化工、汽车、农业等领域的投资与产能合作。这一切都将带动大量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发展路径不断拓宽。除了成套设备出口外,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主要模式包括:工业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epc总承包、bot带动机械设备出口,制造业对外投资带动装备走出去,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工业园区带动产能合作等渠道。截至2014年末,中资企业共在世界50个国家建立各种园区118个,带动了相关装备走向世界。

推进装备走出去引领跨国产业体系

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虽已形成,而真正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需要多方努力,务实推进。

选择重点市场促成早期收获。以相关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选择装备走出去的重点产业;将与我国产业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重点市场,形成高水平的装备和产能合作示范样板,带动更大范围、更多产业和更深层次的装备和产能合作。

适应外部需求创新合作新模式。中国和安哥拉“贷款—工程—石油”模式、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一揽子”模式,都适应了对方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需要,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中国拉美产能“3×3”模式,则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形成务实合作的路径。今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进装备和产能合作,依然要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务实推动双方经济发展。

优化产业链引领跨国产业体系。装备走出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需要推动包括金融、研发、销售、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建立跨国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形成资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在全球和区域的产业配套能力、综合竞争力、价值链地位。

装备走出去要向发达市场寻求合作。近期我国装备和产能合作的重点任务是开拓拉美、非洲、亚洲等市场加快产能对外转移,但着眼中长期利益,装备走出去需要同欧美发达国家合作。一是瞄准国际装备制造技术前沿,投资并购战略性资产,获取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防止局部产业空洞化;二是开展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合作,共同开拓第三国市场。这是提高我国产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装备走出去是高水平的对外投资合作,相关企业应具备引领和驾驭跨国产业体系的能力,升级国际化战略系统,形成战略决策、战略实施和战略呼应的国际化体系,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更深层次产业合作,以装备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工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装备走出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动防范各类风险。装备走出去还需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是以需求导向商业化原则防范市场风险;二是以分散股权化解大国地缘博弈导致的政治风险;三是以包容合作理念和属地化经营化解社会文化风险;四是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缓解内部竞争风险;五是提高外交保护和服务能力防范东道国政策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向国际市场输出落后产能,而是优势产能、有需求的产能;不向他国输出污染,而是要约束企业行为,做到守法经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剥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机会,而是要属地化发展,与当地开展深入的产业合作,向当地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员培训,提升当地发展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国际产业合作,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参与跨国产业体系,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带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邢厚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注册香港/海外公司,协助离岸账户开立,及香港/海外公司后期维护工作一站式服务,有需要请拨打咨询电话021-63367178或登录官网http://www.gsc-offshore.com/

 
供应商:
上海顶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企业认证
所在地
上海真南路4268号A区1578号
联系电话
021-63367178
经理
Lisa
手机号
13816779239
让卖家联系我
关于上海顶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黄页介绍
主要经营:香港公司注册|海外公司注册|公司年审|做帐保税|商标注册

         顶亚咨询 global success consulting limited(“gsc”) 是一家专业提供海外公司及相关服务的咨询公司。通过其在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英国和美国等地的关联企业,由丰富经验及专业资格的香港会计师、英国会计师、律师和英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

        本公司专业从事:香港与海外公司/商标申请注册咨询、年审/理帐核数报税、企业管理、香港国际书刊号、开设海外银行帐号、商务秘书等咨询服务     ...
内容声明:顺企网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顺企网所展示的信息内容系由上海顶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者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顺企网提醒您购买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在购买前通过电话与商家沟通确认顺企网存在海量企业商铺和供求信息,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立即向顺企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
我们的产品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企业注册和来自工商局网站, 本站完全免费,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11467.com 顺企网版权所有 发布批发采购信息、查询企业黄页,上顺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