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9岁男童被陌生人打死:是否是精神病,有那么重要吗?
心理咨询师网评长沙男孩被精神病人打死:心灵的残缺到底多可怕
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发布的警情通报:11月5日13时30分,犯罪嫌疑人冯某华与被害人罗某在小区电梯厅附近遭遇,后嫌疑人追赶被害人至道路边进行殴打。当日下午,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冯某华父母反映,冯某华2010年曾因患精神分裂症在医院治疗。目前,冯某华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被害人是年仅9岁的男孩,当时围观者众多,却无一人敢上前制止。此案件引发的热议,为下一步国家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敲响了警钟。
在社会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属于弱势群体。因此,精神病人享受的刑事豁免权,也就是在精神病人发病期间的犯罪行为享受从轻处罚或无罪处理。但是,这同时也是法律的一个“漏洞”。许多罪犯在犯罪后,利用“精神病”这把保护伞,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让正义无法得到伸张,让受害者无法享受应有的权利。
另外,国家对于精神病人的管理机制尚不够健全,以至于许多精神病人不能及时就诊和医治,而家中又缺乏有力的看护,这样的情形很多,为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此案例中的受害者、年仅9岁的男孩,就死于这样的隐患爆发。
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类似的隐患。有些人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或者家人的忽视而使他们与普通人生活在同样的环境里,并造成隐患;有些人却不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而只是其他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型犯罪人群,他们会钻法律的空子,利用“精神病”这把保护伞,去为害人群,并逃脱罪责。
无论是哪一种,其危险性都非常大。虽然我们可以提醒自己要加强自我防护,并保护好我们的孩子和家人,但是,面对无处不在的危险,我们总有些时候会防不胜防。而事件一旦发生,造成的伤害却再也无法挽回。
所以说,身体的残缺虽然可怜,然而心灵的残缺却更加可怕。无论是真的精神病人,还是假的精神病人,都是我们安宁生活的危险和隐患。我们无法确保自己身边永远没有这样的危险和隐患,但是,只要我们实现自我成长,学会觉察周围的人和事,懂得关注身边的危险因素,就能及时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并尽量排除。
作为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每天都在帮助来访者实现自我成长。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感受力会越来越强,能够轻易感受到周围人和事的细微变化,并及时做好处理。假如每个家长都能够拥有敏锐的觉察力和细致的感受力,一定能够及时发现并识别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危险和隐患,帮助孩子和其他的家人避开这些危险。
心灵的残缺者虽然是少数人,但却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某个角落。
逝者已去,但生者尚在。
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用自己所拥有的觉察力和感受力,及时发现生活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让孩子拥有安全的成长环境,并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