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颈椎病可以引发头痛,头晕,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等症,而脑中风很可能是这些症状引发的。治疗颈椎病可以有效地改善或消除这些症状,从而就可防止脑中风的发生。
【关键词】颈椎病;脑中风;硬条索;肌肉肿胀
脑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它们虽然是不同的病,但都发生在脑部,对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相同的,如不及时救治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很高的,同时复发率也很高,它们的发病是由颅内压过高或脑供血不足造成的。笔者认为它的发病和颈椎病有很大关系,通过治疗颈椎病可以有效地改善颅压过高和脑供血不足,从而有效地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笔者正骨推拿医生,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头痛头晕的颈椎病人都有一共同点,环椎或枢椎有错位,在耳后至风池间有骨性压迫造成的肌肉肿胀,在肿胀的肌肉内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可推动的硬条索。病人做脑血流图会显示双侧不一致,患侧供血不足。通过正骨推拿,纠正错位的关节,解除骨性压迫,再配合刮痧,针刺,肌肉肿胀和硬条索很快就可以消除,病人头痛头晕的症状也随之得到了改善。病人再做脑血流图就会显示患侧供血明显提高,双侧基本一致。这些病人中有的是患过脑溢血或脑梗塞的 ,头晕或头痛,血压高长期不解决的病人,通过正骨推拿治疗后,13772571058脑供血有明显的提高,头痛头晕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血压也有一定的下降,头脑清醒,记忆力也有所提高,减少了复发的机率,病人非常高兴,有的说“早知在发病前来正骨推拿也许就不会患脑中风了”。通过半年时间对20位40~55岁患过脑中风的病人(男性19位,女性1位,出血性中风12位,缺血性中风8位)调查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病因颈椎1~3有侧摆式错位,耳后至风池间有骨性压迫形成的肌肉肿胀和硬条索。脑中风与颈椎错位压迫颈动脉血管和神经致使脑供血不足有一定联系。
1 致病机理
c1~3如发生侧摆式错位就会压迫通向脑部的椎、颈动脉血管和神经,也会压迫肌肉,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椎、颈动脉血管被压自然会变窄,血流量减少,脑供血也因此不足,血流缓慢,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因此而发生变化,由于血粘稠度的提高会使被压不畅通的血管变得更加难以通行;肌肉被压就会形成无菌性水肿,长期不消除就会形成代偿性肥大而变得僵硬,肿大僵硬的肌肉也会挤压动脉血管,使颈动脉的血流量更加减少。由于血流量的减少,血粘稠度的提高,凝血因子在管腔内聚集成块,形成血栓,使患侧脑供血更加不足。脑血管由于供血不足,细小的血管就会因此而退化,当血栓长实或脱落使血液无法通过时,缺血性中风就会发生了。
当一侧颈动脉受压造成患者该侧脑供血不足时,神经总枢为维持脑内血管供血,就会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调控,加压从侧健提高流速供血,以维持脑内的营养供血平衡,加压后的血液流量还是不能通过患侧,只增加了患侧血栓脱落的危险,而健侧的脑血管就会承担高压带来的后果——脑内细小而富有弹性的血管由于压力加大就会变粗,血管壁因粗而变薄,当增粗变薄的血管壁承受不了压力时就会破裂,出血性脑中风就发生了。
2 防治方法
发病后的治疗是内科医生的事。而稳定后防止复发或未发病的预防,我们正骨推拿医生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因为药物是无法解除骨性压迫的,只有正骨推拿医生用手法纠正小关节错位,才能解除骨性压迫,只有消除骨性压迫才能消除肌肉肿胀,解放被压的血管和神经,使被压血管内的血流量增加,血压、血脂、血黏稠度就会自动降低,血栓也会在正常的血液冲刷下消融,变细退化的血管也会在神经的调控下和血液充盈的情况下慢慢向原功能状态恢复;增粗变薄的血管也会在压力减小和神经的自动调控下慢慢向原功能状态恢复,从而就可预防出血性中风和缺血中风的发生或复发。
根据不同的错位类型选用不同的复位手法。以c1向右错位为例,我一般用抬头摇正法:先施放松手法,然后左手托住后枕部右手托下颌向后抬起一定角度闪动一下或几下就可复位。如c2、c3向右摆式错位,我会选用侧向拉压复位法:病人仰卧在床,医生在床头呈半蹲状态右手托后枕部,拇指顶在错位颈椎的横突上,左手托住下巴,左小臂贴在患者脸部向后牵拉,两手同时协调用力,当左手把颈椎拉开的同时左手臂有一个向右的闪动力,右手拇指同时点压侧摆的横突,这样瞬间就可以复位,如一次不能复位可多做几次。复位后用消肿止痛药酒作为介质(也可用水或刮痧油)在患部刮痧,从上向下,由轻到重,目的是消除肌肉肿胀和硬条索。最后用15~2寸毫针局部消毒后,从肌肉内肿胀或硬条索的上缘向下顺刺,进针1~1.5寸,不捻转不提插,不求针感,迅速出针,出针后用药棉按压针孔,防止出血,目的对硬条索或肿胀僵硬的肌肉起到破坏作用,以加速它的新陈代谢,恢复到原功能状态。一般3~5次就可消除肌肉肿胀和硬条索。
李某,男,57岁,百善镇农民,05年5月27日来诊。头晕记忆力下降,瞬间即忘,左手肿胀。04年10月患过脑溢血(右半脑),出院半年一直头晕,血压在160/100mmhg左右,左手臂血压比右手臂低20mmhg左右,医生嘱其要注意休息,按时吃药,防止复发,由于血压高,头晕等症状不减害怕复发而导致,心理压力很大,并就此作过心理质询,也未间断地治疗,但症状不减。 曾05年2月作过颈椎核磁共振,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结论是脊髓型颈椎病。自诉5年前有过颈椎病史,左肩臂痛,头晕,在颈部打一针“封闭”后左肩臂就不疼了,但左手肿起来了至今不愈,从此左手臂血压比右手臂低20左右,头晕的毛病仍存在,血压也随之升高至今不愈。现在左手小指肌肉有点萎缩,麻木不知痛。经触诊:后颈肌肉僵硬,c2呈左侧摆式错位,有肌肉肿胀和硬条索,其他还有几节呈不同形式的错位。经选用不同的正骨推拿手法纠正错位关节,并结合刮痧针刺,7次治疗后,肌肉肿胀僵硬现象和硬条索消失,头脑清醒、不晕、手不肿。血压降至于130/90mmhg左右,但又出现左肩膀痛的现象,左臂血压低于右臂20mmhg,治疗20次左右左肩臂疼痛消失,左手小指已知痛,左手臂血压高出右臂15mmhg。降压药停服。共治疗不足30次,症状基本消失,未复发。
笔者正骨推拿医生,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头痛头晕的颈椎病人都有一共同点,环椎或枢椎有错位,在耳后至风池间有骨性压迫造成的肌肉肿胀,在肿胀的肌肉内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可推动的硬条索。病人做脑血流图会显示双侧不一致,患侧供血不足。通过正骨推拿,纠正错位的关节,解除骨性压迫,再配合刮痧,针刺,肌肉肿胀和硬条索很快就可以消除,病人头痛头晕的症状也随之得到了改善。病人再做脑血流图就会显示患侧供血明显提高,双侧基本一致。这些病人中有的是患过脑溢血或脑梗塞的 ,头晕或头痛,血压高长期不解决的病人,通过正骨推拿治疗后,13772571058脑供血有明显的提高,头痛头晕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血压也有一定的下降,头脑清醒,记忆力也有所提高,减少了复发的机率,病人非常高兴,有的说“早知在发病前来正骨推拿也许就不会患脑中风了”。通过半年时间对20位40~55岁患过脑中风的病人(男性19位,女性1位,出血性中风12位,缺血性中风8位)调查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病因颈椎1~3有侧摆式错位,耳后至风池间有骨性压迫形成的肌肉肿胀和硬条索。脑中风与颈椎错位压迫颈动脉血管和神经致使脑供血不足有一定联系。
1 致病机理
c1~3如发生侧摆式错位就会压迫通向脑部的椎、颈动脉血管和神经,也会压迫肌肉,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椎、颈动脉血管被压自然会变窄,血流量减少,脑供血也因此不足,血流缓慢,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因此而发生变化,由于血粘稠度的提高会使被压不畅通的血管变得更加难以通行;肌肉被压就会形成无菌性水肿,长期不消除就会形成代偿性肥大而变得僵硬,肿大僵硬的肌肉也会挤压动脉血管,使颈动脉的血流量更加减少。由于血流量的减少,血粘稠度的提高,凝血因子在管腔内聚集成块,形成血栓,使患侧脑供血更加不足。脑血管由于供血不足,细小的血管就会因此而退化,当血栓长实或脱落使血液无法通过时,缺血性中风就会发生了。
当一侧颈动脉受压造成患者该侧脑供血不足时,神经总枢为维持脑内血管供血,就会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调控,加压从侧健提高流速供血,以维持脑内的营养供血平衡,加压后的血液流量还是不能通过患侧,只增加了患侧血栓脱落的危险,而健侧的脑血管就会承担高压带来的后果——脑内细小而富有弹性的血管由于压力加大就会变粗,血管壁因粗而变薄,当增粗变薄的血管壁承受不了压力时就会破裂,出血性脑中风就发生了。
2 防治方法
发病后的治疗是内科医生的事。而稳定后防止复发或未发病的预防,我们正骨推拿医生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因为药物是无法解除骨性压迫的,只有正骨推拿医生用手法纠正小关节错位,才能解除骨性压迫,只有消除骨性压迫才能消除肌肉肿胀,解放被压的血管和神经,使被压血管内的血流量增加,血压、血脂、血黏稠度就会自动降低,血栓也会在正常的血液冲刷下消融,变细退化的血管也会在神经的调控下和血液充盈的情况下慢慢向原功能状态恢复;增粗变薄的血管也会在压力减小和神经的自动调控下慢慢向原功能状态恢复,从而就可预防出血性中风和缺血中风的发生或复发。
根据不同的错位类型选用不同的复位手法。以c1向右错位为例,我一般用抬头摇正法:先施放松手法,然后左手托住后枕部右手托下颌向后抬起一定角度闪动一下或几下就可复位。如c2、c3向右摆式错位,我会选用侧向拉压复位法:病人仰卧在床,医生在床头呈半蹲状态右手托后枕部,拇指顶在错位颈椎的横突上,左手托住下巴,左小臂贴在患者脸部向后牵拉,两手同时协调用力,当左手把颈椎拉开的同时左手臂有一个向右的闪动力,右手拇指同时点压侧摆的横突,这样瞬间就可以复位,如一次不能复位可多做几次。复位后用消肿止痛药酒作为介质(也可用水或刮痧油)在患部刮痧,从上向下,由轻到重,目的是消除肌肉肿胀和硬条索。最后用15~2寸毫针局部消毒后,从肌肉内肿胀或硬条索的上缘向下顺刺,进针1~1.5寸,不捻转不提插,不求针感,迅速出针,出针后用药棉按压针孔,防止出血,目的对硬条索或肿胀僵硬的肌肉起到破坏作用,以加速它的新陈代谢,恢复到原功能状态。一般3~5次就可消除肌肉肿胀和硬条索。
李某,男,57岁,百善镇农民,05年5月27日来诊。头晕记忆力下降,瞬间即忘,左手肿胀。04年10月患过脑溢血(右半脑),出院半年一直头晕,血压在160/100mmhg左右,左手臂血压比右手臂低20mmhg左右,医生嘱其要注意休息,按时吃药,防止复发,由于血压高,头晕等症状不减害怕复发而导致,心理压力很大,并就此作过心理质询,也未间断地治疗,但症状不减。 曾05年2月作过颈椎核磁共振,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结论是脊髓型颈椎病。自诉5年前有过颈椎病史,左肩臂痛,头晕,在颈部打一针“封闭”后左肩臂就不疼了,但左手肿起来了至今不愈,从此左手臂血压比右手臂低20左右,头晕的毛病仍存在,血压也随之升高至今不愈。现在左手小指肌肉有点萎缩,麻木不知痛。经触诊:后颈肌肉僵硬,c2呈左侧摆式错位,有肌肉肿胀和硬条索,其他还有几节呈不同形式的错位。经选用不同的正骨推拿手法纠正错位关节,并结合刮痧针刺,7次治疗后,肌肉肿胀僵硬现象和硬条索消失,头脑清醒、不晕、手不肿。血压降至于130/90mmhg左右,但又出现左肩膀痛的现象,左臂血压低于右臂20mmhg,治疗20次左右左肩臂疼痛消失,左手小指已知痛,左手臂血压高出右臂15mmhg。降压药停服。共治疗不足30次,症状基本消失,未复发。
3 讨 论
颈椎病可以引发高血压、高血脂、脑供血不足等疾病,而这些病又是引发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颈椎病对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脑血管意外有极好的预防作用。这样既可让病人少受苦少花钱,也能体现我们正骨推拿医生在防病中的积极作用。
颈椎病可以引发高血压、高血脂、脑供血不足等疾病,而这些病又是引发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颈椎病对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脑血管意外有极好的预防作用。这样既可让病人少受苦少花钱,也能体现我们正骨推拿医生在防病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