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的重要性
屋面分布式光伏系统是在建筑物屋面上安装光伏板以实现太阳能发电。由于屋面需要额外承受光伏系统的重量,包括光伏板、支架、逆变器等设备重量,以及风荷载、雪荷载等环境因素产生的附加荷载。进行荷载检测能够确保屋面结构在安装光伏系统后仍能安全承载,避免屋面因超载而出现裂缝、变形甚至坍塌等安全事故,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检测依据
设计文件
建筑物屋面设计图纸:包括屋面平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这些图纸可以提供屋面的结构形式(如平屋面、坡屋面、混凝土屋面、钢结构屋面等)、尺寸(跨度、面积等)、厚度、配筋(对于混凝土屋面)或钢材型号(对于钢结构屋面)等信息,是评估屋面承载能力的重要基础。
屋面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图纸:包括光伏板布置图、支架结构图、基础连接图等,用于确定光伏系统的规模(光伏板数量、尺寸、重量)、支架形式(固定支架、跟踪支架等)和荷载传递路径(如何将光伏荷载传递到屋面结构)。
设计变更文件(如有):记录屋面结构或光伏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如屋面加固、光伏系统布局调整等,这些变更会对屋面的承载能力和光伏荷载的分布产生影响。
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 2015):用于检查混凝土屋面的质量,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屋面的承载能力。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 - 2020):适用于钢结构屋面,用于评估钢结构构件的质量和连接可靠性,确保屋面能够承受光伏荷载。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 2019):规定了建筑结构检测的通用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为屋面分布式光伏荷载检测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2012):明确了各种荷载(恒载、活载、风载、雪载等)的取值标准和组合方式,用于计算屋面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实际荷载以及确定荷载组合进行承载能力验算。
根据屋面结构类型确定相应的结构工程标准,如: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 - 2012):规定了光伏发电站(包括屋面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组成、电气设计等内容,其中涉及光伏系统荷载计算和屋面承载能力要求的部分是检测的重要依据。
三、检测内容(一)基本信息调查
屋面及光伏系统概况调查
屋面信息调查:记录屋面的建筑年代、建筑面积、形状(如矩形、圆形等)、坡度(对于坡屋面)等基本信息。确定屋面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屋面、网架结构屋面等)和防水保温构造(如卷材防水、涂料防水、保温材料类型等)。
光伏系统信息调查:调查光伏系统的安装时间、品牌、型号、装机容量等。了解光伏板的类型(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等)、尺寸(长度、宽度、厚度)和重量,以及支架的材质(铝合金、钢等)、形式(固定角度、自动跟踪等)和间距。统计逆变器、配电箱等附属设备的数量、重量和分布位置。
荷载情况调查
风荷载: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获取基本风压,考虑屋面形状、高度、光伏系统的体型系数等因素,按照规范规定计算风荷载。风荷载对屋面光伏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沿海或风力较大的地区。
雪荷载(如果适用):对于位于可能积雪地区的屋面,根据当地的基本雪压,考虑屋面坡度、光伏板的遮挡效应等因素计算雪荷载。光伏板的安装可能改变屋面的积雪分布,需要特别注意。
人员检修荷载:考虑在光伏系统检修期间,检修人员和工具的重量。一般按照屋面可能同时出现的检修人数乘以每人的重量(一般取 75kg / 人)计算,同时考虑检修设备的重量。
屋面自身恒载:计算屋面结构(如混凝土板、钢结构构件)、防水层、保温层等的自重。对于有特殊构造(如上人屋面的地砖、屋面花园的种植土等)的屋面,还需要考虑这些附加重量。
光伏系统恒载:计算光伏板、支架、连接件、逆变器等光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重量。光伏板重量根据其类型和尺寸计算,支架重量考虑其材质和尺寸,连接件和附属设备重量通过产品说明书或实际称重获取。
恒载调查:
活载调查:
(二)现场检测1. 外观检查
屋面外观检查:从不同角度观察屋面的整体外观,检查是否有明显的裂缝、变形、积水等情况。利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在屋面的关键部位(如屋脊、檐口、变形缝等)设置测量点,测量屋面的平整度和整体变形情况。例如,屋面的不均匀变形可能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屋面结构超载导致的。
光伏系统外观检查:
光伏板检查:检查光伏板表面是否有损坏、裂纹、变色等情况。观察光伏板的安装是否牢固,连接件是否有松动、脱落现象。对于有密封要求的光伏板(如薄膜光伏板),检查密封胶的密封情况。
支架检查:观察支架表面是否有锈蚀、变形等情况。检查支架与屋面的连接部位,查看是否有松动、位移现象。支架是将光伏板荷载传递到屋面的关键部件,其连接可靠性至关重要。
附属设备检查:检查逆变器、配电箱等附属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安装是否牢固,散热是否正常。对于有防护要求的设备(如防水、防尘等),检查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2. 材料性能检测
屋面材料性能检测(如果有必要):
钢材材质检测:检查钢材的质量证明文件,核实钢材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对于缺少质量证明文件或有疑问的钢材,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以确定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锈蚀检测:采用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等设备检测钢材表面的锈蚀情况。根据锈蚀程度将其分为轻微、中度、重度锈蚀,并估算锈蚀面积占构件表面积的比例。对于锈蚀严重的部位,需要评估其对构件截面削弱程度和承载能力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超声 - 回弹综合法或钻芯法检测屋面混凝土的强度。回弹法操作简便,但受碳化深度等因素影响;超声 - 回弹综合法综合考虑了超声声速和回弹值,精度相对较高;钻芯法是直接从结构中钻取芯样进行强度测试,结果准确,但对结构有一定损伤。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检测(如果能检测到):通过电磁感应法等非破损检测方法或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如凿开混凝土保护层),检测钢筋的位置、直径、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怀疑有钢筋锈蚀的部位,可以采用半电池电位法等方法检测钢筋锈蚀程度。
混凝土屋面(如果是混凝土屋面):
钢结构屋面(如果是钢结构屋面):
光伏系统材料性能检测(如果有必要):
光伏板材料检测(如果有怀疑):检查光伏板的质量证明文件,核实其型号、规格、光电转换效率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有怀疑的光伏板,可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如检测光伏板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等电学性能参数。
支架材料检测(如果有怀疑):检查支架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核实其材质(如铝合金的合金成分、钢材的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有怀疑的支架材料,可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如检测钢材支架的屈服强度、铝合金支架的硬度等力学性能参数。
3. 结构尺寸测量
屋面结构尺寸测量:使用钢尺、卡尺等工具,对屋面的厚度、跨度、梁(或檩条)的间距等尺寸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尺寸偏差对屋面受力性能的影响。一般屋面厚度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 ±5%,若偏差过大,可能改变屋面的受力状态和承载能力。
光伏系统尺寸测量:测量光伏板的尺寸(长度、宽度)和厚度,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量支架的尺寸(高度、间距等),确保支架的安装符合设计规定,能够正确地支撑光伏板并传递荷载。
(三)承载能力验算
建立计算模型:根据现场检测获取的屋面和光伏系统的实际尺寸、材料性能、荷载情况等数据,利用的结构分析软件(如 PKPM、SAP2000 等)建立屋面结构的计算模型。对于形状规则的屋面(如矩形平屋面),可以采用简化的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对于复杂形状或不规则的屋面(如曲面屋面、带有天窗的屋面等),需要考虑其空间受力特性。
输入参数和加载荷载:在计算模型中输入屋面的各项参数,包括尺寸、材料特性(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强度、弹性模量等)、边界条件(如屋面与墙体或梁柱的连接方式)。同时将荷载(屋面自身恒载、光伏系统恒载、活载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组合加载到模型上。例如,考虑不利的荷载组合情况,如 1.2×(屋面恒载 + 光伏恒载) + 1.4× 活载。
承载能力验算内容:
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验算:根据屋面的受力特点,对屋面的跨中及支座截面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验算。检查在设计荷载组合作用下,屋面的混凝土和钢筋(对于混凝土屋面)或钢结构构件(对于钢结构屋面)是否能够满足受弯要求,即计算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是否大于计算弯矩。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对屋面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检查在荷载作用下,屋面是否会发生剪切破坏。计算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主要与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和箍筋(对于混凝土屋面)配置有关。
屋面结构承载能力验算:
光伏系统与屋面连接部位承载能力验算:检查光伏支架与屋面的连接节点(如螺栓连接、焊接等)的承载能力。计算连接节点在光伏系统荷载和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确保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避免连接失效导致光伏系统脱落。
四、检测方法
现场检测设备
测量工具:水准仪、全站仪用于测量屋面和光伏系统的变形和平整度;钢尺、卡尺用于测量屋面结构和光伏系统的尺寸;裂缝宽度测量仪用于jingque测量屋面裂缝宽度;靠尺用于检查屋面表面的平整度。
材料检测设备:混凝土回弹仪、超声仪(用于混凝土超声 - 回弹综合法检测)、钻芯机(用于混凝土钻芯法检测);钢筋位置测定仪、半电池电位仪(用于钢筋锈蚀检测);钢材化学成分分析仪、材料试验机;光伏板电学性能检测设备(如太阳能模拟器等);支架力学性能检测设备(如材料试验机等)。
结构验算软件:如 PKPM、SAP2000 等结构分析软件,用于建立屋面结构的计算模型并进行承载能力验算。
检测操作流程
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外观后内部的原则进行检测。首先进行屋面和光伏系统的整体外观检查,包括变形和表面损坏检查;然后对重点部位(如裂缝处、连接节点等)进行详细检查。
在进行材料性能检测和结构尺寸测量时,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对于需要取样的检测项目,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选取样品,并做好标记和记录。
在荷载调查过程中,仔细核对建筑物和光伏系统的各项参数,准确计算各种荷载。对于不确定的荷载参数,可通过现场实测或咨询相关人士来确定。
准备阶段:收集建筑物屋面和光伏系统的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等。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内容、方法、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准备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完好、精度满足要求。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准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现场检测阶段:
数据分析与验算阶段:将现场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剔除异常数据。将有效数据输入结构分析软件,建立屋面结构的计算模型。按照荷载组合和承载能力验算要求进行计算。对验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屋面分布式光伏荷载是否满足要求。
五、检测结果报告
基本信息部分:包括建筑物所在位置、屋面结构类型、光伏系统基本情况(品牌、型号、装机容量等)等基本信息,以及检测目的、依据和日期。
外观检查结果:
光伏板检查结果:详细说明光伏板表面损坏情况、安装牢固程度、密封情况等。
支架检查结果:报告支架表面锈蚀情况、变形情况、与屋面连接情况等。
附属设备检查结果:说明逆变器、配电箱等附属设备的外观损坏情况、安装牢固程度、散热情况等。
屋面外观情况:描述屋面的整体平整度偏差、大变形量及其位置等信息,以及裂缝、积水等情况。
光伏系统外观检查结果:
材料性能检测结果:
光伏板材料检测结果(如果有):报告光伏板电学性能检测结果等。
支架材料检测结果(如果有):说明支架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等。
混凝土屋面(如果是混凝土屋面):汇报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钢筋检测结果(如位置、直径、间距、锈蚀程度等)。
钢结构屋面(如果是钢结构屋面):说明钢材材质验证结果、锈蚀检测结果。
屋面材料性能检测结果(如果有):
光伏系统材料性能检测结果(如果有):
尺寸测量结果:
屋面结构尺寸:列出屋面厚度、跨度、梁(或檩条)间距等尺寸测量结果,并与设计图纸对比,说明尺寸偏差情况。
光伏系统尺寸:报告光伏板尺寸(长度、宽度、厚度)、支架尺寸(高度、间距等)测量结果,以及与设计要求的对比情况。
承载能力验算结果:
屋面结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说明屋面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验算和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的结果,判断是否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光伏系统与屋面连接部位承载能力验算结果:报告连接节点承载能力验算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连接要求。
结论与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给出屋面分布式光伏荷载是否满足要求的明确结论。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如进行屋面加固、调整光伏系统布局、加强连接节点等措施